熊鷹的羽翼串連山林與文化 三地門文化館特展開幕

在陽光溫暖、山風輕拂的七月二十五日,屏東縣三地門鄉文化館三樓特展區舉辦一場充滿文化記憶與自然情感的展覽《山林守護者:熊鷹之羽的文化意象與部落記憶傳承特展》正式開幕。
這場展覽並非僅止於靜態展品,它是一段段從山林飛來的故事,一次次耆老的低語訴說,一幅幅羽飾背後的生命記憶。
熊鷹的意象 是守護也是傳承
「熊鷹,是我們山林的守護者。」開幕式上,三地門鄉鄉長曾有欽佩戴花環、身著族服,語氣誠懇地說。他也向現場來賓介紹,熊鷹不只是珍稀猛禽,更是排灣族傳統文化中的重要象徵。
在展場中,仿真羽飾作品一字排開,從繁複華麗的酋長冠羽,到簡練純粹的少年頭飾,每一件作品都記錄著佩戴者的身份與族群位置。這些羽飾皆由部落耆老與青年共同創作完成,並搭配照片、紀錄影片與說明文字,讓參觀者了解羽飾製作的技法與文化背景。
族人與地方力量齊聚支持
不少部落耆老、文化工作者與地方長官到場參與。活動一開始,由主持人介紹展覽緣起後,鄉長曾有欽頒發感謝狀予協助展覽的貴賓,並與參與策展的族人合影。多位受獎者頭戴花環,手持感謝狀,與壯麗的山景共同入鏡。
現場也舉辦一場簡單而隆重的展場導覽。由部落代表一一講述每件展品背後的故事,包含「仿真熊鷹頭飾」、「獵人羽扇」等作品,讓來賓進一步理解羽飾不只是裝飾品,更是族人對山林的敬畏與生命經歷的記錄。
部落記憶的延續 從年輕人開始
「這不是一場回顧的展覽,而是一次文化的提醒與延續。」參與展覽策劃的耆老江叔梅說,過去,羽飾的技藝常由上一代傳給下一代,但現代生活方式改變,讓許多知識面臨中斷風險。透過展覽,讓更多年輕人有機會重新學習這些工藝,也重新理解自己與土地的關係。
展場裡,有一區展示羽飾製作的過程,包括羽毛選擇、編織技法與象徵意涵說明。觀眾不時駐足,細看羽毛的紋理與色彩,有些民眾甚至主動詢問是否能報名體驗工作坊。
展覽持續至十月底 歡迎前來傾聽山林低語
本次展覽將持續至10月31日,開放時間為每週三至週日,上午九點至下午四點半,
中午十二點至一點半為休館時間,週一與週二休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