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河紅鉤吻鮭出沒 85年來首見

產卵期的紅鉤吻鮭:上為雌魚、下為雄魚。(公共領域)
產卵期的紅鉤吻鮭:上為雌魚、下為雄魚。(公共領域)

文/記者夏雨

加拿大原住民主導的鮭魚復育計畫,歷時6年在卡斯爾加北部的一條小溪中,發現了一尾成年雌性紅鉤吻鮭,這是超過85年來,首次有紅鉤吻鮭回到箭湖支流產卵的紀錄。

卡斯爾加(Castlegar)位於加拿大卑詩省庫特尼河(Kootenay)匯入哥倫比亞河的交會點,距離庫特尼湖、箭湖(Arrow Lake)2大湖,大約都是30公里,距離美加邊界僅45公里。箭湖屬於哥倫比亞河的擴展部分,位於該河上游,地處塞爾扣克山脈(Selkirk Mountains)和莫納希山脈(Monashee Mountain)之間。

哥倫比亞河發源於美國洛磯山脈,是美國西北部地區最大河流。千年來,哥倫比亞河流域孕育了當地獨特的文化,同時也孕育了龐大的鮭魚群。這些魚群會在每年夏秋之際從太平洋返回,並在哥倫比亞河流域產卵。

紅鉤吻鮭歷經艱難,4年後必重返出生地。或123RF 45042134(雌性紅鉤吻鮭在淺溪中產卵。)(魏思明/大紀元)紅鉤吻鮭歷經艱難,4年後必重返出生地。或123RF 45042134(雌性紅鉤吻鮭在淺溪中產卵。)(魏思明/大紀元)

讓鮭魚回家 加國復育見效

加拿大媒體Nelson Star日前報導,哥倫比亞河鮭魚復育計畫旨在「讓鮭魚回家」,這項計畫由西爾克斯奧肯那根族(Syilx Okanagan Nation)、塞克韋佩姆族(Secwépemc Nation)和庫特納克族(Ktunaxa Nation)與卑詩省和加拿大政府合作。經過6年努力,鮭魚終於再次出現在哥倫比亞河上游。

2024年夏天,技術團隊從歐肯納根地區(Okanagan)轉移57尾成年紅鉤吻鮭,並將牠們釋放到箭湖水庫。這些特殊的魚是1938年興建大古力水壩(Grand Coulee Dam),導致鮭魚在哥倫比亞河上游絕跡以來,第一批在箭湖自由游動的成年紅鉤吻鮭。

2024年11月,一尾成年雌性紅鉤吻鮭創造了歷史。歐肯納根國家聯盟漁業工作人員發現牠在庫斯卡納克斯溪(Kuskanax Creek)產卵。

目前,加拿大三個原住民工作小組正在努力進行多項研究,以引入和追蹤幼年和成年鮭魚移動路徑。那尾雌性紅鉤吻鮭正是研究的一部分,身上裝著聲學追蹤器。復育計畫已進入第七年,將繼續致力於恢復哥倫比亞河上游的鮭魚資源。

紅鉤吻鮭,左為雄魚、右為雌魚。(Maitegonza/CC BY 4.0 DEED)紅鉤吻鮭,左為雄魚、右為雌魚。(Maitegonza/CC BY 4.0 DEED)

恢復鮭魚資源 美國拆2千水壩

不僅加拿大,美國也在努力恢復鮭魚資源。20世紀大壩阻擋鮭魚洄游,使得牠們無法回到上游產卵,導致河流魚類數量急劇減少,水質下降,對河流流域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影響。

美聯社2024年8月報導,根據非營利組織「美國河流」(American Rivers)的資料,截至2024年2月,美國已有超過2千座水壩被拆除。克拉馬斯河(Klamath River)上規模最大的水壩拆除工程在2024年9月基本完成。

卡魯克部落(Karuk Tribe)儀式領袖利夫‧希爾曼(Leaf Hillman)說,「看到河流恢復原始河道,水壩消失,對我們的未來而言是個好兆頭。」卡魯克部落至少花了25年時間爭取拆除克拉馬斯河水壩。對於他們以及當地其他族群而言,鮭魚不僅是文化象徵,更蘊含深厚的精神意義。

克拉馬斯河曾是美國西岸第三大鮭魚產地。然而,自從太平洋公司(PacifiCorp)在1918~1962年間建造水壩發電後,河流的自然流動被阻斷,當地鮭魚的生命週期被打亂,魚群數量驟減。◇

延伸閱讀
沒點擊就遇駭 專家教防禦
2025年05月20日 | 4天前
陸銀行再降息 活期利率趨零
2025年05月22日 | 2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