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健康成為日常 總統:4策略推廣全民運動

總統賴清德表示,未來5年政府將從營造社會氛圍、建構支持性環境、提升人民自主健康意識,以及整合資訊系統等四大策略著手,推廣全民運動。資料照。(記者宋碧龍/攝影)
總統賴清德表示,未來5年政府將從營造社會氛圍、建構支持性環境、提升人民自主健康意識,以及整合資訊系統等四大策略著手,推廣全民運動。資料照。(記者宋碧龍/攝影)

【記者賴玟茹/台北報導】

總統賴清德22日主持「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第4次委員會議」,並在致詞時表示,下階段的任務就是要讓全民共感,未來將從「營造社會氛圍」、「建構支持性環境」、「提升人民自主健康意識」及「整合資訊系統」等四大策略著手,推廣全民運動,並透過跨部會合作,打造完整的健康教育支持系統,讓健康成為每個人生活的日常。

賴清德致詞時表示,現在各項政策的討論和推動,已經從單一部會各司其職,到全政府分工合作,且持續擴大全社會的參與,而「下階段的任務就是,要讓全民共感」。

賴清德表示,會積極發起全民可參與的行動、推廣全民應具備的認知與觀念,讓「促進健康」、「因應氣候變遷」、「提升全社會防衛韌性」的概念與作為,能夠融入民眾的生活,當民眾對政策有感、有參與,才能一起落實各委員會所設定的目標。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賴清德表示,必須結合各部會的力量,建置完整的運動網絡,並且促進全民、全齡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在2030年,相較於2021年,身體活動人口數增加百分之15,進而增加國人的健康平均餘命。

他說,未來5年政府將從營造社會氛圍、建構支持性環境、提升人民自主健康意識,以及整合資訊系統等四大策略著手,推廣全民運動。

育是培養健康國民的基礎與關鍵,賴清德表示,未來將要透過跨部會的合作,完善校園健康促進政策,以及與家庭、社區的緊密連結,打造完整的健康教育支持系統,「讓健康不只是書本上的知識,而是每個人生活的日常。」

逾半數國人 身體活動不足

衛福部次長周志浩在簡報時表示,身體活動有許多益處,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身體活動能降低慢性病機率,至少減少14%的總死亡率;在身體層面部分,運動可以減少預防高血壓,降低裡面的糖尿病的發生率,同時也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所造成的發生以及死亡。

周志浩說,有研究顯示,運動能避免癌症發生,同時強健骨骼及肌肉,特別是降低長者跌倒;在心理層面的部分,可以抑鬱心理焦慮,幫助睡眠;在認知學習方面,能提升學習能力跟察覺能力,同時減少失智風險。

據國健署2021年調查發現,12至17歲台灣兒童及青少年,有高達82%身體活動不足;18至64歲成人則為51%;65歲以上長者則為64%。

周志浩表示,目標是2030年相較於2021年,身體活動的人口數能夠增加15%。據國發會估算,屆時12歲以上人口,將會增加141萬人。◇

★相關閱讀:

延伸閱讀
台大婦產科性騷醜聞連環爆
2025年05月21日 | 3天前
特供茅台 被揭背後黑灰產業
2025年05月20日 | 4天前
中共的「緊日子」在「緊」誰?
2025年05月21日 | 3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