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明兩天短暫好天氣 5月1日起雨連下5天

中央氣象署昨(28)日表示,今(29)日、明(30)日兩地各地晴到多雲,僅東半部、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雨,白天高溫回升至30℃,週四(5月1日)起水氣及雲量增多,雨區從東半部、恆春半島擴大至中部以北及南部山區,各地高溫普遍31~35℃,整體感受悶熱。
中央氣象署預報員黃恩鴻表示,未來一週好天氣僅剩29、30日兩天,5月1日起天氣將變得不太穩定,雨量逐漸增多,尤其到了下週一(5日)之後降雨情形將更為顯著,春季天氣變化較大,建議留意天氣預報。
黃恩鴻說,29日到30日受東北季風影響,早晚比較涼,白天晴朗穩定,水氣減少,僅在東半部、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雨,各地晴到多雲,午後西半部山區有零星短暫陣雨,不過,5月1日起水氣跟雲量增多,雨區將擴大到中部以北及南部山區,預計持續到週日(5月4日),到了5月5日則有另一個鋒面接近,北部、東半部的雨勢轉為顯著,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的機率。
溫度部分,黃恩鴻指出,29、30日可見到陽光,因此各地白天高溫回升至30℃,但因受東北季風影響,早晚偏涼,北台灣低溫19、20℃,其他地區22~24℃;5月1日起轉偏南風,整體溫度會再升高,同時白天雲量增加,各地高溫普遍31~35℃,低溫22~24℃,整體感受悶熱。
氣象專家吳德榮指出,西北太平洋有「熱帶擾動」發展的跡象,歐洲系集模式未來10天的模擬路徑,大致在菲律賓或其兩側海面北轉,而根據美國(GEFS)系集模式模擬路徑,則在菲律賓東側北轉,兩者路徑雖不同,但皆不利於在東亞大氣環流內形成「梅雨滯留鋒」。在台灣附近的對流分布「不確定性」大幅提高;故對期末模擬、莫急下定論,應持續觀察其最新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