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陸續遭駭 立委籲建軟體物料清單

台灣醫療資訊系統拉警報,繼馬偕醫院、彰化基督教醫院後,近日位在桃園中壢的「長慎醫院」也遭駭客攻擊,傳出八萬多人的病歷資料外洩,引發立委關注。立委廖偉翔認為,針對醫療設備應訂定「軟體物料清單(SBOM)」,將有助於識別、管理潛在的網路安全風險,保障醫療設備安全。
立委劉建國近日在立院質詢時,關注5月是否會再有醫院遭駭客入侵,衛福部長邱泰源回應,在馬偕、彰基醫院遭駭後,衛福部資訊處立即展開防堵作業,並邀集關鍵性基礎設施醫院召開會議,討論如何因應。
衛福部資訊處長李建璋補充,醫院最常見遭駭方式為勒索軟體,已擬定SOP,也裝設主動防護系統,台灣關鍵基礎設施醫院共60家,長慎醫院並未列入在內,但第一時間也有教導醫院建立遭駭後的SOP流程。
不過,未來能否杜絕醫院遭駭客入侵,衛福部不敢保證。李建璋解釋,每家醫院都有50至60家對外供應商,預防相對困難。另外,駭客入侵手段不斷更新,因此無法達成百分百防範,現在將從強力防守轉為韌性因應作為,也就是針對資料進行備援、加密;即使醫院遭駭,也能快速備份,加強對資料加密,沒解密駭客也無法使用。
廖偉翔表示,資安就是病人安全,一旦醫療設備遭駭客入侵,可能會影響醫院提供醫療服務。以美國為例,全美有40間醫院因遭勒索軟體攻擊,醫院的放射治療延後數週,先不談醫院的損失,可能就有許多病人因此過世。
廖偉翔表示,若沒有意識到軟體供應鏈問題、管理風險管理不足,衛福部後續的因應措施「都是亡羊補牢,當然無法做到全方位的資安管控」。
廖偉翔認為,醫療設備中也應訂定「軟體物料清單(SBOM)」,有助於識別、管理潛在的網路安全風險,保障醫療設備安全,因為所有軟體都可能成為資安風險來源,再加上醫院有許多外包商,無法保證哪裡是洩露來源,呼籲衛福部能在一個月內提出檢討報告。邱泰源允諾並表示,這確實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