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商:關稅戰拖越久 中國傷越重

美中關稅戰正酣,美國億萬富翁、對沖基金經理人艾克曼(Bill Ackman)表示,北京需要迅速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因為曠日持久的貿易戰將嚴重損害中國經濟,而且時間越長越有害,企業幾乎肯定會撤離中國。
美國目前對中國大部分商品徵收145%的關稅,中共則採取報復措施,然而,貿易戰的經濟成本已對某些產業帶來壓力,中共正考慮暫停對部分美國進口產品徵收125%的關稅。
艾克曼週六(26日)在社群媒體X上發文表示,北京「應該有極高的動機,盡快與美達成貿易協議」,因為高關稅持續時間越長,外國企業就越有可能對中國失去信心,「不再相信中國是一個能夠以經濟可行的條件採購或生產商品的市場」。
他指出,如果美中無法盡快達成協議,「所有在中國擁有供應鏈的公司,都會將其轉移到印度、越南、墨西哥、美國或其他國家」。
時間站在美國這一邊
「如果北京出於自尊或其他情緒問題而固執的堅持不談判,中國將遭受更為嚴重和持久的經濟後果。」艾克曼說,「在這場談判中,時間是美國的朋友,也是中國的敵人。」
西方主流媒體則認為,中共想打持久戰,挑戰只有四年任期的川普政府。對此,艾克曼指出,這種評估存在一個問題,就是沒有考慮到「關稅」本身會一直在貿易戰過程中持續下去,關稅持續的時間越長,企業遷出中國的動力就會越大。
他還說,美國對中國加徵關稅,即便是短期,也會對依賴中國供應來製造產品的公司造成巨大損害,尤其是缺乏必要資金來渡過難關的小公司。
鑑於關稅會損害經濟,艾克曼認為,美中都知道現在就得調降關稅,但唯一的阻礙在於「兩國領導階層都擔心被外界認為軟弱」,「他們只是試圖透過外交手段,讓這看起來像是雙方共同決定,而非其中一方『先讓步』。」
全球基金經理不願重返中國股市
雖然美中雙方釋放了一些緩解跡象,但全球基金經理認為,長期而言,任何暫時的緩和都不足以吸引全球資金大規模回流中國股市,入市風險仍然過高。
彭博社週六報導,富蘭克林坦伯頓基金集團、瑞銀全球財富管理、木星資產管理等機構的基金經理和策略師預計,貿易戰將曠日持久,並對中國經濟造成巨大衝擊,因此他們持謹慎態度。
獨立投資研究機構桑福德伯恩斯坦(Sanford C Bernstein)表示,儘管美國資產的流出輪動使日本和歐洲等其他市場受益,但中國股市卻錯失資金流入。
東京海上資產管理國際公司首席投資長秋澤宏典表示,「沒有跡象表明資金會持續流入中國股市。」他表示,股市將出現一場「拉鋸戰」,因為預期貿易協議達成的買盤將遭遇拋售,因為投資者將評估貿易協議對經濟的影響。
中國的問題不只有關稅
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市場股票投資組合經理Yiping Liao提到,川普第一任期內「花了18個月才達成中美貿易協議」,中國可能是最後一批與美國達成全面協議的國家之一,這讓她對中國股市整體走勢持謹慎態度。
對中國持懷疑態度的人來說,中國的問題遠不止關稅,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將持續存在,中美經濟持續脫鉤將擾亂產業供應鏈。例如,蘋果公司正尋求在明年年底前,於印度生產在美國銷售的大部分iPhone。
木星亞洲收入策略聯席經理康拉德(Sam Konrad)表示,「這不僅僅是關稅問題,更重要的是這兩個經濟體之間真正的脫鉤,這給投資者和中國經濟帶來了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