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網紅踢爆高關稅貨物稅保護產業騙局

美國曾在相關報告中提到,台灣對進口汽車實施技術性貿易壁壘。示意圖。(Toshifumi Kitamura/AFP/Getty Images)
美國曾在相關報告中提到,台灣對進口汽車實施技術性貿易壁壘。示意圖。(Toshifumi Kitamura/AFP/Getty Images)

【記者張原彰/綜合報導】

美國曾在相關報告中提到,台灣對進口汽車實施技術性貿易壁壘。目前台美正展開經貿談判,期待在90天豁免期內,爭取降低對等關稅,而調降汽車關稅、貨物稅被視為一項談判籌碼。財經專家近期在節目中分析,台灣不降汽車關稅、貨物稅,不只台灣人買不到便宜進口車,還可能犧牲整體的出口競爭力。

網紅胡采蘋(Emmy)近期以「便宜車價才能促進台灣汽車業競爭力!踢爆高關稅貨物稅保護產業騙局...」為題發布影片。Emmy說,美國總統川普為了要改變美國經濟結構,提到八大非關稅作弊手段,其中第二條就是「課徵增值稅形同關稅與出口補貼阻擋美國商品」。

Emmy說,台灣超高的汽車價格是全台灣人60年來的痛,她說,「買一台車的錢,六成都在交關稅、貨物稅、營業稅。」

面對川普的對等關稅,不少民眾認為,台灣應該降稅以降低車價。綜合媒體報導,財政部和經濟部為顧及國內產業生計,不打算調降關稅,但有可能調降汽車貨物稅。

汽車產業有組裝跟零件兩類

汽車產業分成兩大塊,一是汽車整車組裝業,他們用關稅和貨物稅造成的貿易障礙,可能導致台灣人得買超高價的進口車。現在川普祭出關稅,可能還要犧牲全體台灣出口品來保護所謂的國產車。另一塊是台灣的汽車零組件,他們在國際市場上非常有競爭力,根本就是台灣之光。

她說,有汽車業界反映,調降關稅將會導致30萬人失業,「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最近幾年,台灣汽車零組件每年都做到3千億新台幣上下規模,裡面有七成是外銷。2024年,台灣汽車零組件產值是2‚946億新台幣,超過70%是外銷。

至於台灣國產汽車的產值,Emmy說,2024年是2‚077億新台幣,但回去看2015年的9年前,台灣國產汽車的產值是2‚081億新台幣,「做了9年產值還倒退。」台灣的國產汽車只有14.8%是外銷,八成以上都是內銷,也就是說幾乎只有台灣人會買,「因為台灣人買不到便宜的進口車。」

Emmy說,台灣的汽車零組件產業有七成都是外銷,國產組裝車只有15%在做外銷,但現在卻有人宣稱,調降關稅會打擊汽車零件業,打擊上下游產業。

引進中國組裝車 打擊最大

事實的真相是,Emmy說,這幾年來對汽車產業打擊最大的,其實是引進中國組裝車。例如有車廠代理中國上汽的MG車,還有人代理的車款,雖然上面掛著韓國現代汽車的牌子,但實際上它有九成以上的零組件都來自北京現代汽車,「這些車根本就是進口中國零件,而在台灣組裝起來的假國產車。」

在2018年美中貿易戰開打的時候,當年台灣進口的所有汽車零件總金額是934億新台幣,最大的零件進口國是日本,中國是第二。在2021年的時候,中國打敗日本,成為台灣最大的汽車零組件進口國,現在已經來到369億元的規模,「這些年來,中國的汽車零件大舉入侵台灣。」

Emmy說,「廠商在引進中國汽車零組件的時候,怎麼沒有想到台灣本地的汽車上下游從業人員呢?你們在引進中國品牌車,引進零件在台灣組裝的時候,怎麼就沒有想到台灣的汽車零組件呢?」

後來台灣的經濟部規定,要求一部組裝車裡面至少要有20%的台灣零件,中國的進口量才急轉直下,從成長率21%變成衰退率38%。

國瑞汽車投資本土零組件

Emmy說,還是有台灣廠商在認真投資本土汽車零組件,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和泰集團旗下的國瑞汽車,如果開放美國汽車零關稅的話,很可能只有國瑞汽車能生存下去,因為國瑞汽車採用了台灣零組件,做出來的豐田汽車是市場上面真正有競爭力的汽車,他們做到降低整車成本30%,而且還讓台灣製造的Toyota零件走出台灣,拿到了出口中東的Toyota汽車訂單。據了解,國瑞汽車使用的中國零組件只占全體採購的0.01%。

經濟部近期在立法院財委會時提到,近年民眾及產業均反映汽機車貨物稅造成車價過高,如能適度調降貨物稅,可使國產車及進口車立即降價,減輕消費者負擔外,也使產業受益。

車輛公會表示,建議政府規劃減稅與配套措施,例如可透過汰舊換新政策適度調降貨物稅,鼓勵民眾換購老舊車輛,同時,針對已經享貨物稅減免的新能源車輛,在其他方面給予獎勵優惠政策,透過相關政策措施,營造國人良好的汽車消費環境。◇

延伸閱讀
政院通過4100億特別條例
2025年04月24日 | 2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