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豬美牛規定鬆綁?衛福部長:堅守4大原則

衛生福利部長邱泰源備詢。(記者宋碧龍/攝影)
衛生福利部長邱泰源備詢。(記者宋碧龍/攝影)

【記者莊璦筠/台北報導】

美國暫緩實施對等關稅政策,台美持續進行談判,面對美方點名台灣對汽車、美豬、美牛存在貿易障礙,外界關切現行美豬、美牛的瘦肉精標示規定是否會因此鬆綁?衛福部長邱泰源24日表示,將堅守「食安優先、科學分析、 國際標準、市場稽查」四大原則,保障國人食安。

根據美國貿易代表署公布最新「2025年對外貿易障礙評估報告」,點名台灣對美豬、美牛存在貿易障礙,包含針對進口豬肉的萊克多巴胺最大殘留容許值(MRL)做出規範,以及以狂牛症為由禁止進口牛絞肉、對某些美牛內臟產品實施繁瑣、「沒有科學根據」的進口檢查。

★相關閱讀:

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24日邀請衛福部長邱泰源就「美豬、美牛進口零關稅且如何保障國人食品安全及農民權益」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政府預計從台美雙方「零關稅」開始談起,外界關注美豬、美牛是否成為談判籌碼?對此,邱泰源於會前回應,衛福部會以守護國人食安為最高任務,所有政策將根據科學分析並接軌國際標準,同時加強市場稽查機制,以堅守這四大原則對食品安全盡最大的努力。

至於現行美豬、美牛的瘦肉精標示規定是否會因此鬆綁,以及美方抗議台灣針對美牛檢驗太過嚴格一事,邱泰源說,衛福部所堅持的原則不會改變,且所有規定一體適用,並沒有針對哪一個國家,至於檢驗,則會依據科學根據以及國際標準來做,以維護國人食品安全。

立委質疑美豬美牛洗產地?
食藥署:標示稽查無違規

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副總代表顏慧欣表示,針對美國對等關稅談判的項目內容,是否納入美豬與美牛議題,基於國際談判互信原則,目前無法對外揭露具體談判內容。但她也指出,美方每年發布的《貿易障礙評估報告》(NTE)可作為參考方向,顯示台灣仍須就報告內容做好準備。

農業部常務次長杜文珍表示,美方對台農產順差達28億美元,美方應理解雙邊農業貿易現況,台灣也會在談判過程中就此提出事實說明,維護國內產業利益。

國民黨立委王育敏表示,2023年台灣自美國進口豬肉與內臟高達1萬6千公噸,但市面上卻難以見到標示為美國豬的產品,質疑是否經過食品加工後,出現「洗產地」的情況。

食藥署署長姜至剛回應,目前所有進口豬肉產品依法須標示原產地,標示制度為全面適用,並非針對美國而設特殊規範,過去查察紀錄並未發現「洗產地」行為。

姜至剛強調,政府已透過「邊境人工智慧風險管理系統」進行源頭監控,並與地方政府合作加強市場稽查,雖然市面上部分加工品不易辨識原料來源,但會持續推動追溯與資訊揭露機制,確保消費者權益。◇

延伸閱讀
想來台工作 陸女假結婚被拆穿
2025年04月23日 | 3天前
康橋單車環台遭撞 重傷生已好轉
2025年04月23日 | 3天前
去年多位政要赴中 IORG揭露名單
2025年04月23日 | 3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