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祭稀土出口限制 國防院:自損八百
美中貿易戰持續升溫,中共為反制美國關稅,決定限制稀土出口。國防院所長賀增原表示,中國對稀土供應鏈的優勢主要在於中游加工技術,但隨著其他國家採取金屬再生回收等因應方案後,中共限制稀土出口,反而會降低中國對國際稀土市場的影響力,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中共近日宣布限制稀土出口,但由於韓國企業仍可利用中國稀土,生產美國國防工業所需產品,外界分析將成為中共策略的「破口」。為此,中共動用具爭議的「長臂管轄」手段,要求韓國企業不得將含中國稀土的產品出口給美國國防企業,否則將面臨中方制裁。
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發布最新一期「即時評析」,國防院網路安全與決策推演研究所所長賀增原撰文提到,稀土對國防武器的生產具有關鍵的影響,例如製造1架F-35戰機需要408公斤的稀土,1艘伯克級驅逐艦大約需要2,358公斤。中國進一步限縮對美出口稀土,可能對美國的軍備生產造成打擊。
賀增原進一步分析中國在稀土供應鏈中的角色,他表示,「限制出口」在短期內或許會造成衝擊,但隨著其他國家採取不同的因應方案,如金屬再生回收等,北京的策略反而會降低中國對國際稀土市場的影響力。
稀土並非中國獨有 冶煉是關鍵
其次,「中國對稀土供應鏈的優勢並非全面性,主要在於中游加工技術」,賀增原表示,「稀土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並不稀少,只是開採與生產過程繁雜,不容易以氧化物狀態分離出來,故命名為稀土。由於「稀土金屬」具有良好光電磁等物理特性,所以一般高科技新型材料均會採用,也因此稀土原素有工業「黃金、味精、維他命」等稱呼。
他表示,以稀土供應鏈而言,世界稀土礦物資源主要分為兩類,第一類氟碳鑭礦(Bastnasite)以中國與美國為主;第二類獨居石(monazite)則是澳洲、巴西、中國、印度、馬來西亞、南非、斯里蘭卡、泰國、美國等9國為主。
他說,就上游礦產而言,很多國家擁有各式的稀土礦。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後,就不斷對外放話,要拿下格陵蘭及加拿大,並要和烏克蘭簽署美烏礦產協議,其實目的就是從上游供應鏈來反制中國稀土管制。
賀增原表示,由於稀土精煉過程中會產生的汙染物與輻射,因此中國在稀土供應鏈中主要掌握「中游加工技術」或者「中游加工專利」正如特斯拉總裁馬斯克所說,中共暫停稀土出口「其實沒意義」,因為稀土到處到有,冶煉技術才是關鍵所在,而美國需要重新掌握。
他表示,美國唯一稀土礦商MP Materials已宣布全面停止對中國出口稀土精礦,轉而改送至日本與韓國等盟國加工,以擺脫對中國的高度依賴;美國「國防先進研究局」(DARPA)宣布,將展開一項名為「環境微生物作為生物工程資源」計畫(EMBER),研究革命性的微生物提煉稀土礦物技術,以降低從外國進口稀土元素的依賴。
賀增原分析,中共此次的稀土管制,似乎「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真正執行成效值得進一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