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休息站電動車自撞 7月公布資料

隨電動車普及,電池自燃起火及啟用自動駕駛輔助系統追撞等事故頻傳,今年初楊梅休息站匝道自撞起火釀4死4傷事件,引發民眾對電動車駕駛安全及道路設計的疑慮。運安會主委林信得17日表示,該起事件預計今年7月發布事實資料報告,明年7月完成最終調查報告,盼作為未來的標竿個案。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17日邀請林信得列席報告業務概況,朝野立委關注近期國內重大電動車事故調查作為及使用自駕輔助系統風險。
★相關閱讀:
立委魯明哲指出,截至今年2月,包含油電車在內的電動車數量已達11萬4,898輛,10年間成長170倍,且在美國對等關稅政策下,未來進口汽車價格有可能降低,電動車可預期快速成長。
魯明哲表示,2022年藝人林志穎駕駛特斯拉發生自撞分隔島事件,當時運安會說針對私人車輛無法立案調查,由於今年初運安會將重大事故範圍納入新興運具電動車、自駕輔助系統車輛等,去年6月6日國1虎尾路段電動車自撞護欄1死2傷事故,以及今年1月25日楊梅休息站匝道自撞起火4死4傷事件,這2起事故才得已立案調查。
林信得說明,虎尾路段自撞護欄一案已於今年2月發布事實資料報告,進入分析階段,約需5個月,預計年底可發布最終調查報告。另楊梅休息站匝道自撞起火事故則預計今年7月發布事實資料報告,明年7月完成最終調查報告。
立委籲提前警示相關肇因
立委蔡其昌表示,有些案子有急迫性,例如老是撞同一個地點,且有開啟自駕輔助系統,在完整調查出爐前,應該先警示提醒或排除可能肇因,畢竟人命無價,以楊梅休息站匝道自撞事故為例,7次都撞同一個地方,不能視為一般調查案件等閒視之。
林信得說,楊梅休息站事故調查重點分三部分,包括道路環境、車輛輔助系統和車輛駕駛操作,其中,在道路環境部分,也已在檢視該處的道路工程設計是否符合法規,運安會也會來研究是否可提前警示相關肇因。
憂網售「自駕神器」害人害己
另外,立委洪孟楷表示,目前汽車啟用自動駕駛輔助系統(ADAS)所發生的相關事故調查顯示,一是人為因素,另一則是因自動輔助駕駛系統無法偵測到停止中的工程車因而撞上。
洪孟楷說,ADAS是要幫駕駛減輕負擔,而非替代駕駛,因此要求雙手不能離開方向盤,但網路上可以輕易買到「自駕神器」配重裝置,每個才300多元,可模擬手握方向盤;去年底交通部、數發部等相關單位都發函予相關賣場,仍無法根除;運安會應協調交通部等單位,將「自駕神器」配重設備納管,明確告知駕駛不要使用。
林信得表示,台灣還沒有百分之百自動駕駛系統,都屬於輔助系統,目前高公局已於國道電子顯示板提醒自駕輔助系統有局限性,運安會將在1個月內協調交通部、數發部、經濟部進行溝通。
將建立動態統計儀表板
立委李昆澤建議,在淨零運輸趨勢下,電動運具增加,但電動車若發生事故,起火燃燒溫度高、持續時間久,滅火方式也有限制,若運安會對電動車調查量能幾乎等於零、無從建議改善,令人憂心,應針對新型載具加強因應能力。
針對資料公開部分,運安會說明,今年將先建立動態統計儀表板,明年再將風險樣態分析、政策建議和追蹤等議題納入網站,今年已啟動先期作業,預計明年將可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