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縮衝擊 北京服裝超市每天4次降價促銷

中國經濟持續面臨通貨緊縮的衝擊,而產能過剩問題更加劇了通縮壓力。一間位於北京金融區外的萬客來(Wankelai)服裝超市,每天都要進行四次限時特賣活動,產品的價格一降再降,以求得在中國消費疲軟的環境中生存下來。
據路透社報導,萬客來經理劉先生對著麥克風,一次又一次加大限時搶購中的折扣幅度,最後他終於以20元人民幣的價格出售了一件棉夾克,還不到最初售價239元的1/10,而且還免費送出了一件39元的女式內衣,因為沒有人願意掏錢買。這種現象已經成為中國經濟通縮的一個徵兆。
「我們做限時特賣是為了減輕庫存壓力。」劉先生說,「我們的經營模式是薄利多銷,快速周轉。」據他介紹,店內利潤「微薄」,還有一些商品虧本出售。這家店也銷售零食和家庭用品。
就業、收入不穩 購物力下降
據報導,34歲的劉女士是一家科技公司的財務審計員。她說,自己的收入比新冠疫情大流行前還低,「我覺得我的工作隨時都可能沒了」,「像我們這類在經濟上有點掙扎的人,顯然會到這裡(指萬客來)來購物。」她已經減少了旅行,大多數週末都待在家裡,不外出用餐,只在商店打折時購物。
中國青年失業率高達15.7%,這也拖累了國內消費。在萬客來店內看廉價零食的學生Vivian Liu說,兩年前,她以生物學文憑畢業後未能找到工作,因此一邊繼續學習,一邊做臨時性兼職工作來維持生計。
擺脫通縮 須解決產能過剩
中共國家統計局3月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不如預期,年減0.7%,這表明中國仍面臨頑固的通膨下行壓力;與此同時,2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減2.2%。
花旗集團和野村控股公司等全球銀行擔心,如果強勁的生產壓倒國內需求,消費者價格可能在今年餘下的時間裡徘徊在收縮區間附近。由於中共央行在短期內將優先考慮穩定人民幣匯率,而不是寬鬆的貨幣政策,中國能否擺脫通縮將取決於決策者能否解決產能過剩問題。
彭博社援引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中國區總監王丹的話說,中國最新的CPI數據「說明了這種通縮環境是一種永久性、而非暫時性現象」,「產能過剩再加上相對保守的貨幣立場,實際上會延長而不是減輕通縮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