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月拓40間 學者:飲料業戰國時代來臨

根據財政部統計,截至2024年12月止,台灣飲料店有2萬8,332家,光是手搖飲就占逾56%,全台飲料店每月拓點更超過40間店。學者表示,台灣年輕人從小養成喝手搖飲的習慣,已逐漸成為剛性需求,去年手搖飲營業額更衝破新台幣1,300億元,可以說「台灣飲料業的戰國時代早已來臨」。
台灣飲料店正夯,經濟部統計,手搖飲營業額自2018年突破1千億元,2024年更衝上1,331.3億元,創下新高。財政部數據也顯示,去年台灣飲料店總家數為2萬8,332家,與前一年相比,每月拓點超過40家,手搖飲總家數來到1萬6,049家,占飲料店總家數的56%。
★相關閱讀:
高雄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教授吳師豪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指出,手搖飲旺季在夏天,但消費者喜歡嘗鮮,很多店家將當季水果融入自身飲品,刺激淡季消費力道,讓國內手搖飲業績不斷飆升。
吳師豪說,新產品容易在網紅、廣告行銷具備話題性,例如近期櫻花季,業者也搶搭櫻花題材的手搖飲。他說,飲品本身並非民生必需品,但年輕世代養成喝手搖飲的習慣,逐漸成為台灣的剛性需求,出現「寧可少吃一點,飲料消費卻不減少」的現象。
觀察手搖飲消費趨勢,吳師豪認為,通膨似乎沒有打擊到台灣人喝飲料的決心,數年前鮮奶茶類商品價格落在50元,後來隨著租金、人事費用、原物料價格上漲,茶飲價格一路攀升到60、70元以上,但營業額仍續創新高,價格帶應還在可接受範圍內。
他強調,全台月拓40間店飲料店應是淨額計算,也就是飲料店實際可能開了100間、但關了60間,尤其國內手搖飲品牌越來越多、競爭激烈,「飲料業的戰國時代早已來臨」。
台灣少子化 手搖飲或開拓國際市場突圍
值得注意的是,國發會去年公布台灣人口評估報告,預測2030年總人口將開始低於2,300萬人,到了2070年總人口只剩下1,497萬人,為台灣人口拉響警報,內需消費可能將受到嚴重打擊。
吳師豪認為,台灣少子化影響國內消費,不排除手搖飲未來會出現整併風,尤其飲料店與餐飲業是互補型態,能幫助企業多角化經營,像是旗下經營手搖飲品牌「Chatime日出茶太」的六角國際,今年初收購翰林茶館,以及被菲律賓快樂蜂餐飲集團收購的「迷客夏」,也在今年初買下雙月食品社,都是大打併購牌的案例。
吳師豪表示,手搖飲在國內也可能出現兩種趨勢,一是台灣大力發展觀光,讓國外遊客補足少子化後的手搖飲消費需求;二是國內連鎖飲料店達一定規模後,有機會往更大的國際市場展店,例如日出茶太、歇腳亭、50嵐等知名手搖飲。
吳師豪指出,茶飲最不受文化或生活習慣的影響,全世界都可以接受,這有別於其他食品有各國的生活習慣、餐飲文化及消費行為的限制,且歷經疫情洗禮,台灣飲料店營業額並未衰敗,是值得台灣政府大力推廣的產業。
吳師豪說,台灣手搖飲在日本等亞洲國家,還有歐美市場都很受歡迎,「說不定能成為服務業的護國神山」。針對台灣手搖飲走向國際的具體路徑,他說,通常是從上櫃開始募集資金,再拓展國際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