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愛喝手搖飲 越南茶葉成主要推手

台灣人愛喝茶,尤其是紅茶、綠茶的飲用量驚人。根據財政部統計,越南是台灣最大的紅茶、綠茶供應國,分別占台灣進口總量的45.1%、76.5%。茶行表示,越南茶價格合理、風味與台灣茶葉相近,已成為台灣手搖飲市場主要茶葉來源。
財政部資料顯示,台灣2024年進口紅茶及部分發酵茶,合計1萬7,617公噸、約4,566.9億美元,其中越南茶葉占比為45.1%、印度14.9%、印尼7.7%、肯亞6.4%,以及斯里蘭卡2%。
台灣2024年進口綠茶為9,026公噸、約2,963.2億美元,越南茶葉占比76.5%、日本18.7%、印尼3.7%。
針對手搖飲使用茶葉的趨勢,豐禾茶莊老闆游豐吉對《大紀元時報》表示,台灣茶葉產量每年持續縮減、生產成本較高,但台灣人愛喝手搖飲,茶葉需求很高,因此飲料店為壓低銷售成本,多使用越南、印度、日本等地的進口茶葉。
除了價格考量,茶葉風味是否被台灣人接受,也是一大重點。游豐吉說,越南茶葉很多是台灣人過去種植再外銷,隨著越南製茶技術愈趨成熟,越南茶葉八成以上風味與台灣茶葉相近,最容易讓消費者買單,有些茶葉甚至得透過農業部茶改場「檢驗DNA」,才能溯源是否為越南茶。
值得注意的是,手搖飲研發品牌風味也多使用越南茶葉,高雄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教授吳師豪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指出,台灣精緻茶如青心烏龍或高山茶,品質都很好,但成本相對較貴,很多飲料店都有研發需求,會使用混合茶葉做出自身的風味,因此進口茶葉也能壓低研發成本。
台灣茶葉市場萎縮 不排除走向手搖飲突圍
不過,隨著店家大部分都使用進口茶葉,台灣茶葉市場也跟著縮減。游豐吉表示,台灣精緻茶主要客群在40歲以上,若要讓消費族群擴及到年輕世代,應大力拓展手搖飲市場或發展觀光,可能是解決目前困境的最佳解方。
台灣也不乏將台茶融入手搖飲的成功案例,游豐吉說,台灣中部飲料店「吃茶三千」就主打使用台灣茶葉,走高檔路線,價位帶通常在100元~200元,在美國、中國、東南亞都很有名。
祥元茗茶總經理盧瑞祥告訴《大紀元時報》,飲料商如果使用台灣茶葉,多數是產自中低海拔的竹山、松柏嶺(以冬片聞名),海拔約100多至300公尺,茶園機械化量產比較容易,會比高海拔人工種植的茶葉,更容易控制成本。
台灣精緻茶品質佳 比賽茶獲獎翻身價
盧瑞祥表示,阿里山比賽茶一般批發價一斤就要1,500元,通常春、冬兩季比賽的茶葉,每斤茶葉需要花 2 千至 3 千的成本。他說,自身栽種高海拔的烏龍與金萱茶葉,參賽要挑梗、精緻烘培等技術加工,成本都可能翻倍。
「如果茶葉得到特獎,茶葉價格就會翻身、賺取更多客源」,盧瑞祥說,茶行批發會挑選茶葉品質穩定的廠商,台灣買家也青睞具有話題性的得獎茶葉,是很好的送禮禮品。此外,台灣精緻茶在韻味和香氣上也受到國際歡迎,因此一部分也會外銷至日本、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