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遭砍影響百項業務 監院將提憲法訴訟

監察院總預算遭刪減,其中業務費用刪減幅度達96%。為此,監察院21日表示,初步統計相應的改變措施超過154項,這對公共利益、民眾權益及公眾安全造成了重大影響,並且間接損害了弱勢群體、公務基層及退休人員的權益,將來將提出憲法訴訟,表達立場。
監察院表示,具體影響包含114年廉政專刊及上網公告作業暫停作業,改採現場查閱,財產申報資料授權介接服務研議停止使用中,申報、查詢將回復紙本人工作業;古蹟維護、電梯、消防、用電、用水等設備檢驗,水電瓦斯稅費等皆無預算支付,影響公眾安全及國定古蹟維護。
監察院說,調查及陳情職權行使皆須仰賴實地查察、交通往返及諮詢專家學者等方可完成,今預算遭刪,可謂全數停擺,如需使用公務車,需自負油料費及養護費,甚至連函復陳情民眾之郵件,因預算遭刪,郵資將於3月1日後即無法支應,屆時民眾無法及時收到監察院陳情回復,延誤民眾獲知陳情結果,後續僅得就線上申請之陳情人以電郵回復。
監察院表示,除調查、巡察、履勘、陳情及陽光四法等之憲法及其他法定義務均受影響衝擊,進而面臨停擺的困境;另依訴願法規定,各機關辦理訴願事件,應設訴願審議委員會,其中訴願委員需二分之一對外遴聘社會公正人士、學者、專家擔任之,同因預算刪減,外聘委員出席及交通費皆無法支應,面臨無法召開的情形,直接影響民眾訴願權益。
監察院強調,預算審查應以理性監督為出發點,將人民的基本權益放在首位,確保各項社會服務能夠持續有效運行,因應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不合理刪減,許多依賴財政支持運作的憲政及法定職權無法順利執行,這不僅對內部行政運作造成困難,也對外部民眾權益,尤其是弱勢群體與人民基本服務,造成重大影響。
所以,監察院表示,在幾乎零業務預算情形下,監察院仍將致力維護監察職權正常行使及依據憲法及法律執行各項業務,將來將提出憲法訴訟,表達憲政機關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