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 國防內政合力建構協調平台

【記者吳旻洲/台北報導】

為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國防部與內政部共同開辦2025年動員專業人力班「警消高階研習班」,邀集各地方政府警、消單位高階人員參訓,19日實施議題式狀況推演,希望藉各想定狀況推演處置,使參與警、消單位能建立溝通平臺,增強國家災變時期應對能力。

為期兩天的「警消高階研習班」於18日登場,由內政部長劉世芳與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共同主持開訓典禮,隨後分別針對「國際情勢與兩岸關係研析」、「灰色地帶應處」及「當前政府推動全社會防衛韌性工作」等課程進行研討,期透過專業課程,提升各單位在面對突發狀況時的協同應變能力,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

劉世芳表示,全社會防衛韌性關鍵在於「充實民力、強化整備、落實運用」,警政與消防單位需提升訓練與協作,確保關鍵時刻能迅速動員。面對國際局勢及兩岸緊張關係升溫,內政部正強化民防與義消體系,讓40萬名可恃民力發揮最大效益,共同維護社會穩定與國家安全,並期許各單位持續優化機制,提升整體應變能力,以確保國家在各種挑戰下依然穩定運行。

柏鴻輝則說,烏俄戰爭讓國人意識到全社會防衛韌性的重要性,而全民防衛動員的關鍵在於「納動員於施政、寓戰備於經建、藏熟練於演訓」,強調軍警消三方的緊密合作,才能提升國家安全防護能量。在面對複雜的國際局勢與地緣政治風險,台灣必須整合各界資源,強化社會韌性,才能確保國家安全與社會穩定。

研習班19日由前國防大學戰爭學院主任教官陳永全擔任主推官,陳永全表示,「平時防災、變時反恐、戰時防衛」,透由議題研討、經驗分享,可使國家在面臨重大災變時,強化警、消單位應處能力,同時也建立跨單位橫向溝通管道,灌輸其「防患未然」觀念,達到快速投入、精準判斷,以減輕災害所帶來的風險。

陳永全說,在複合式災變環境下,今年開始的「2025城鎮韌性演習」,將整合防空與救援的「萬安」及「民安」演習;除軍事單位外,更著重在地區警消、民防等體系驗證,真正發揮全民總力,鞏固、提升全社會防衛韌性,維繫國家安全。

延伸閱讀
協商破局 韓國瑜:總預算19日送出
2025年02月18日 | 3天前
6都道安隱憂 民團:行人安全堪慮
2025年02月18日 | 3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