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川普關稅衝擊 劉大年:以牙還牙非選項

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圖)以「從台灣看川普的經貿政策」為題演講。(中央社)
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圖)以「從台灣看川普的經貿政策」為題演講。(中央社)

【記者張原彰/台北報導】

工商協進會18日舉辦「川普2.0對台灣及世界的影響」工商講座,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提到,台灣無法通過「以牙還牙」回應川普的關稅,而是應積極與美方展開溝通,「我們不能攻擊川普,不要說他瘋狂,他的做法是有邏輯的。」另外,電電公會理事長李詩欽透露,在川普上任100天以前,預期台灣方面就會宣布在美國德州的伺服器投資計畫。

劉大年說,川普與拜登之間的差別是,拜登支持產業離開中國,但供應鏈由美國主導,但川普不相信近岸外包,只接受美國本土製造。

美中對抗是今年台商大風險

至於對台灣的部分,劉大年坦言,兩岸關係跟美中對抗,是台商今年最大的風險之一。未來川普對中國的措施不會消減只會加碼,預期美中間的對抗綿延無期

美國對外貿易赤字在去年創下1兆2千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前十大國家除中國之外,台灣自2018年對美國貿易順差大幅成長,6年間成長386%,預期今年比率還會擴大,在2017年時是美國第13大貿易國,到2024年成長到第6大,劉大年說,「川普不接受這種貿易逆差。」

他說,川普第二任期會以關稅當作談判籌碼,把貿易障礙提高與各國談,從加拿大與墨西哥的例子可知道,只要向美國釋放願意改善的訊息,讓美國滿意,關稅就有調整空間。

台灣順差九成是美國需要

「以牙還牙不是台灣的選項。」劉大年說,台灣未必能說服川普政府,但不調整就沒有轉圜餘地,台灣對美國的貿易順差有九成來自資通訊、伺服器、半導體與電腦零組件等產品,這是因應美國產業的需要,台灣沒有賣消費品去美國跟美國競爭。

他說,至於川普稱台灣偷走美國晶片生意,其實是希望台灣半導體到美國投資合作,而台灣政府也應向美方說明,與美國、日本、歐洲等國的做法不同的是,台灣很少以現金補貼半導體產業,並沒有違反國際規範。

另外,劉大年說,在川普的上一任期,台灣曾做過在美國投資的企業等調查,公布為美國創造多少就業機會的統計,這樣的調查可以再啟動,讓美方知道美國已是台灣海外投資的最大國家。

他說,川普的政策雖有侵略性,但不是鐵板一塊,台灣可積極從貿易、投資,甚至是對美國農產品的採購狀況等面向做出更完整的論述,向川普進行說明。

劉大年強調,美國主導全世界貿易政策,他們是帶領者,如今重心已與過去不同,以往偏重的是經濟效率,現在更重視勞工福祉與經濟安全,並找到值得信賴的夥伴,台灣應把握機會。

台灣在華府資源少 相對吃虧

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暨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理事李詩欽說,「台灣在美國華府的資源太少了。」相較於日本與韓國的企業在美國政界建立溝通管道,跟他們的政治人物展開交易,台灣企業界則很少有這樣的行動。

電電工會理事長李詩欽透露,在川普上任100天以前,預期台灣方面就會宣布在美國德州的伺服器投資計畫。電電工會理事長李詩欽透露,在川普上任100天以前,預期台灣方面就會宣布在美國德州的伺服器投資計畫。(記者宋碧龍/攝影)

他說,軟銀集團的孫正義喊話在美國投資1千億美金,「我們比較笑話看待這件事。」但這提醒我們的是,「他們為什麼可以這樣貼近川普,以爭取更大的利益,我們就沒有這樣的意向。」

李詩欽說,「不管是川普2.0,還是之後的美國總統,我們會相對的吃虧。」

李詩欽建議台企業加強投資

不過,李詩欽透露,很快台灣方面也可能宣布在美國的投資案,預期在川普上任的100天以前,台灣伺服器業者,特別是AI伺服器廠商,要在美國德州宣告擴大投資,也希望跟川普政府與OpenAI、甲骨文及軟銀等企業聯手,所發起Stargate計畫做結合,讓台灣作出貢獻。

談到半導體,李詩欽還說,台灣方面跟美國應已在緊密的溝通中,希望在一定範圍內滿足川普的需求,同時維護台積電的自主性。至於貿易逆差,他坦言,這是很「麻煩」的問題,今年美台貿易逆差還可能增加40%,這會給台灣很大的壓力。

整體而言,李詩欽說,台灣企業在方向上要加強在美國的投資,而且不能像過去拉成5、10年的投資計畫,而是在今年就要達到很高的投資金額,這樣才可以讓台灣在川普政府、美國政界重新定位出台美合作的雄心與積極度。◇

延伸閱讀
彭啓明:年底啟動 台版CBAM程序
2025年02月17日 | 4天前
柯文哲父親病逝 享耆壽94歲
2025年02月17日 | 4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