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差、風險高 中國青年停繳養老金

隨著中國出生率的下降,人口步入老齡化,養老基金也即將耗盡。上月底,中共官方提出要抓緊制定個人養老金支持政策,吸引更多民眾參加,增加資金累積。但分析認為,在中國經濟整體下行的大環境下,民眾拿錢繳納養老金風險極大,而且社會保障基金完全不受控制。
中國養老資金結構的三大支柱包括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年金及職業年金、個人養老金,類似台灣的勞保與勞退給付,其中個人養老金由民眾自由選擇參與,實行市場化運作,自去年12月15日全面鋪開。根據中共官方數據,截至去年11月末,共有7,279萬人開通個人養老金帳戶。
2月6日,有中國網友發文說:「靠社保養老的時代快要落幕了」,大家關心的不是社保繳費漲了多少,而是將來能否領到養老金。「現在的養老金制度,是年輕人交錢,老年人領錢。」據統計,中國約3個年輕人養1個老人。而據中國社科院預測,中國養老金將在2035年耗盡。
按照中共人大通過的決定,中國自2025年1月1日起,逐步將男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從60周歲延至63周歲,女職工從原來的50周歲、55周歲,分別延至55周歲、58周歲。這項措施被認為是為了應對養老金體系出現的危機。
但是,中國大量年輕人不相信中共養老金制度,紛紛選擇退出,將錢存起來自己養老。據彭博社報導,中國有數千萬年輕人暫停繳納養老金;在2024年前十個月,城鎮職工與城鄉居民養老金的淨流入為5,420億元(人民幣,下同),只增長2.3%,低於前兩年的兩位數增長,且參與人數的增長率也只有2019年的一半。中國問題專家王赫告訴《大紀元》,「這些退保的年輕人,應該是自由職業人群,他們大概有2億人。如果是有正式工作的,是必須要交納的。」
據中共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去年10月發布的2023年度報告稱,該機構資金資產總額為3兆145億6,100萬元。其中,基金負債總額3,576.19億元,主要為在投資營運中所形成的。
中國社科院2019年4月10日發布報告《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稱,中國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將於2035年耗盡。2019年,接近2個繳費者贍養1個離退休者;而到了2050年,幾乎1個繳費者需要贍養1個離退休者。該報告預測,在包括財政補助的情況下,全國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將於2035年耗盡。同時,伴隨出生人口減少,出現人口老齡化高峰。
王赫表示,中國的社保窟窿太大,從2011年開始就虧損了;制度也很混亂,導致很多人不願交社保。像是在2月3日,經濟金融評論人士翟山鷹在其自媒體回答網友提問時就說:「社保能不交就不交。因為池子乾了。你現在交錢沒有人給你養老。留著點錢自己治病,什麼都自費挺好。」翟山鷹還表示,國內現在大量的民營醫院都在退出社保體系,「你純自費去他們那治療,他們也按自費的成本給你治,雙方都受益。你加入社保就傻了。」
美國華盛頓資訊與戰略研究所學者李恆青對《大紀元》表示,中國的社保體系存在巨大風險,這也是民營醫院要從保險體系中退出的原因之一,「社保資金在運作上存在巨大風險。中共為了解決經濟困難,其中一個辦法是引導保險業資金、社保基金大量入市。而中國股市一直不賺錢、震盪,螺旋式下跌。把錢放進去風險極大,而且社保基金完全不受控制。」
王赫認為,「中國目前金融風險非常高,隨時會爆發系統性金融危機。無論怎樣投保,投資搞資產配置,如果金融危機爆發,所有投資都打水漂。哪怕自己把錢存在銀行,或自己做投資都有風險。唯一的方法就是亂世買黃金,或者把資金轉移出國。」
養老金短少 農村老人生存艱難
另外,據百度2月13日公開資料顯示,2025年,農村60歲以上老人的養老金每月平均為123元,相比2024年提高了20元。具體數字因地區差異而有所不同,例如:北京為每月924元;浙江、江蘇等發達地區為每月200元以上;而東北等地區是每月110元至140元。
在中國,養老金包含基本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基本養老金全國統一,而個人帳戶養老金則根據個人繳費情況累積。農民可以選擇按月繳費或一次性繳費,繳費越多,將來領取的養老金也就越高。如果每年繳納3千元,繳滿15年後,每月可領取的個人帳戶養老金為324元。
為了增加農存老人個人帳戶養老金部分,中國部分省分2025年把繳費上限提高到了每年8千元。對此,中國財經領域網紅「多多聊財」表示,看起來很誘人,繳得多,退休後能領更多,可問題是,有幾個農民能負擔得起這麼高的繳費標準?
在黃曆新年期間,《南方週末》的記者走訪了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南部某鄉鎮的一個村莊,一名73歲的農村老人,每月養老金是390.5元。這名老人一直在村裡務農,現在種地沒多少收入,幸虧他懂電工,兼著村裡的電工差事,每年還能有6千多元收入。但是,養老金加上電工的收入,仍然讓他捉襟見肘,因為他兒子在杭州開店,生意不太好,孫子馬上要上小學,到處都需要錢。在村裡,老人基本都沒有退休一說,大家都還在幹活,有88歲的老人,都還在挖筍賺錢。
黑龍江省大微「悟空聊工資」2月11日透露,黑龍江73歲的李奶奶獨自生活在村裡,子女都在外地打工,她每月僅能領取150元的基本養老金,平日裡生活十分節儉,「150塊錢能做什麼?根本不敢生病。」很多農村老人依靠基本養老金維持生活,但由於標準較低,他們的生活品質難以得到有效保障。對於那些沒有穩定收入來源的家庭來說,養老金更是他們生活的「命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