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來臨 台商面臨赴美抉擇
美國總統川普已在美國時間1日簽署命令,對墨西哥、加拿大進口商品徵收25%關稅,對中國商品加徵10%關稅。近日專家表示,不僅台灣半導體產業將受衝擊,預估川普會對台灣所有輸美產品課稅10%,動盪年代來臨,台灣應做好貿易戰的準備。
針對美國祭出的關稅大棒,中經院院長連賢明在臉書發文指出,影響可能比想像糟糕,首先,川普引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跳過過往要先實施的301調查,2月1日就開始對加拿大和墨西哥課稅;其次,被課稅國家看起來是全面性,連美國的盟邦國都先拿來祭旗。
連賢明表示,第三,除了中國額外10%關稅(中國在川普1.0時期已被課徵10%至15%),課稅稅率基本一次到位;第四,課稅商品看起來也未豁免,目前僅加拿大油品給予10%的差別稅率。
他認為,以川普聲明來看,美國2月中將對半導體產業徵稅,台灣恐難排除在外,預估川普有可能對台灣所有輸美產品課徵10%以上稅率。
至於台灣如何回應這場貿易戰?連賢明說,作為前十大對美貿易逆差國,首要是降低台美貿易逆差,一個最直接手段是考慮台幣匯率的升值。不過,台灣近年產業兩極化,AI產業富的流油,傳統產業不見起色,台幣升值恐讓傳產雪上加霜。
連賢明指出,台灣許多產業都將供應鏈從中國移出,轉移到墨西哥和東南亞,但現在面臨是否要再
赴美的抉擇,加上這次增加關稅、中國相對較低,可能與中國廠商的競爭加劇。此外,未來川普的半導體政策對於高階製程衝擊較小,但成熟製程不見得有那麼強的定價能力,都是台灣面對關稅大戰的重要課題。
連賢明表示,不樂見年前各部會的預算按科目刪減、綁手綁腳,因為面對世界級的貿易大戰,台灣儘管有所準備,都不見得能妥善回應,台灣在這個動盪年代必須做好貿易戰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