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親子遊.文化篇/臺南延平郡王祠

臺南延平郡王祠是為紀念鄭成功而興建的廟宇。(廖翠環提供)
臺南延平郡王祠是為紀念鄭成功而興建的廟宇。(廖翠環提供)

文/記者廖儷芬

過年期間,想來點文化味道的旅遊景點嗎?臺南延平郡王祠(又稱「開臺聖王廟」)絕對是您的必訪選單之一。

這座為紀念明鄭王朝開臺之父鄭成功而興建的廟宇,不僅具有濃厚的歷史意義,還融合了傳統建築之美與自然景觀,是適合全家人共度的文化與景觀旅遊地點。

臺南延平郡王祠。(廖翠環提供)臺南延平郡王祠。(廖翠環提供)

延平郡王祠的建立可以追溯至清光緒年間(1875年)。(廖翠環提供)延平郡王祠的建立可以追溯至清光緒年間(1875年)。(廖翠環提供)

延平郡王祠的建立可以追溯至清光緒年間(1875年),其前身是東都明京,後來改建為鄭成功祠,專門用於祭祀這位被尊稱為「開臺聖王」的民族英雄。祠堂的歷史經過了多次遷移,最終於民國16年(1927年)遷至現今的地點:臺南市中西區開山路82號。

延平郡王祠的入口,以中國傳統建築的牌坊為標誌,雕刻精美,氣勢恢宏,彰顯了廟宇的莊嚴與大氣。正殿是祠堂的核心,供奉著鄭成功的雕像,內部設計莊嚴肅穆,展現了對這位歷史英雄的最高敬意。園內綠意盎然,石碑、古樹與池塘相互輝映,營造出一種古典而幽靜的氛圍,是休憩與拍照的絕佳地點。

清晨或傍晚時分,陽光穿透古老建築,形成柔和的光影效果。紅牆綠瓦在陽光的映照下,色彩更加鮮明。

延平郡王祠的建立可以追溯至清光緒年間(1875年)。(廖翠環提供)延平郡王祠的建立可以追溯至清光緒年間(1875年)。(廖翠環提供)

延平郡王祠的入口以中國傳統建築的牌坊為標誌,雕刻精美,氣勢恢宏。(廖翠環提供)延平郡王祠的入口以中國傳統建築的牌坊為標誌,雕刻精美,氣勢恢宏。(廖翠環提供)

拍攝最佳時段:清晨與傍晚,光影效果最佳。(廖翠環提供)拍攝最佳時段:清晨與傍晚,光影效果最佳。(廖翠環提供)

若想捕捉建築的全貌,記得帶上廣角鏡頭。(廖翠環提供)若想捕捉建築的全貌,記得帶上廣角鏡頭。(廖翠環提供)

臺南孔廟:全臺首學,文化底蘊深厚。(廖翠環提供)臺南孔廟:全臺首學,文化底蘊深厚。(廖翠環提供)

不僅能感受到歷史的重量,也能透過自然與人文的結合,找到心靈的寧靜與感動。(廖翠環提供)不僅能感受到歷史的重量,也能透過自然與人文的結合,找到心靈的寧靜與感動。(廖翠環提供)

周邊景點推薦

赤崁樓見證荷蘭時代與明鄭政權的歷史轉折。

臺南孔廟全臺首學,文化底蘊深厚。

林百貨結合日式與現代風格的歷史建築。

神農街臺南歷史悠久的老街之一,適合品味在地文化。

攝影家廖翠環 拍照教學

攝影家廖翠環利用攝影鏡頭,展現了延平郡王祠的多重美感。若想拍出建築與自然景觀的互動,可參考以下重點:

祠內的太妃祠前,種植著一棵有150年歷史的梅花樹。(廖翠環提供)祠內的太妃祠前,種植著一棵有150年歷史的梅花樹。(廖翠環提供)

園內綠意盎然,石碑、古樹相互輝映。(廖翠環提供)園內綠意盎然,石碑、古樹相互輝映。(廖翠環提供)

延平郡王祠不僅僅是祭祀鄭成功的場所,也是美麗景觀與歷史氛圍交織的最佳表現地。(廖儷芬提供)延平郡王祠不僅僅是祭祀鄭成功的場所,也是美麗景觀與歷史氛圍交織的最佳表現地。(廖儷芬提供)

祠內的太妃祠前種植著一棵有150年歷史的梅花樹。(廖翠環提供)祠內的太妃祠前種植著一棵有150年歷史的梅花樹。(廖翠環提供)

廖翠環:「清晨醒來,抬頭看見久違的陽光與藍天白雲。」(廖翠環提供)廖翠環:「清晨醒來,抬頭看見久違的陽光與藍天白雲。」(廖翠環提供)

梅花樹歷經百年風霜。(廖翠環提供)梅花樹歷經百年風霜。(廖翠環提供)

.構圖巧妙運用門框、牌坊等建築元素作為框架,引導視線聚焦於正殿或特定景點。

.色彩對比:紅牆與綠瓦的搭配,使畫面充滿視覺張力。

.光影運用:捕捉陽光穿透古老建築的瞬間,展現時間與空間的融合。

.細節刻畫:無論是祈願牌上的文字,還是梅花樹上的細緻花瓣,都可透過鏡頭記錄下來。過年期間,祠內還會增加燈籠裝飾與傳統民俗表演,增添節慶氣氛,也是拍攝的好主題!

.最佳時段:清晨與傍晚,光影效果最佳且遊客較少。

.拍照提示:記得帶上廣角鏡頭,捕捉建築的全貌與梅花樹的細節。◇

延伸閱讀
梅花之韻 在光影中捕捉瞬間永恆
2025年01月15日 | 18天前
億載金城 一門砲見證百年光陰
2024年12月21日 | 1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