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機拍微距—攝影家廖翠環的創作之路

攝影家廖翠環半個月前,投入手機微距的創作。(廖翠環提供)
攝影家廖翠環半個月前,投入手機微距的創作。(廖翠環提供)

【記者廖儷芬/台南報導】

攝影家廖翠環,雖然是一名家庭主婦,但對攝影的熱情卻絲毫不輸專業攝影師。她的微距攝影之路剛剛開始,僅僅半個月的時間,便取得了令人驚

嘆的成果。談到她為何突然投入微距攝影,廖翠環回憶說,這源於台南新建成的生態公園—哈赫拿爾森林。這座公園特別培育了青紋細蟌,第一次透過手機微距鏡頭觀察這些蜻蜓時,她驚訝於青紋細蟌身體的構造與配色之精美,瞬間愛上了這種攝影形式。

驚訝於青紋細蟌身體的構造與配色之精美,廖翠環愛上了這種攝影形式。驚訝於青紋細蟌身體的構造與配色之精美,廖翠環愛上了這種攝影形式。(廖翠環提供)

“青紋細蟌在微距鏡頭下,彷彿縮小版的龍蝦,每個細節都清晰可見,讓人嘆為觀止。”廖翠環說。

“青紋細蟌在微距鏡頭下,每個細節都清晰可見,讓人嘆為觀止。”廖翠環說。“青紋細蟌在微距鏡頭下,每個細節都清晰可見,讓人嘆為觀止。”廖翠環說。(廖翠環提供)

初嘗成果—昆蟲的世界

短短半個月的微距創作,廖翠環已經拍攝了多種昆蟲:毛毛蟲、蜜蜂、蝗蟲等。她特別喜歡研究昆蟲細微的特徵。例如,毛毛蟲那滿身的細刺,讓她理解了為何它爬過皮膚時會引起癢感。

短短半個月的微距創作,廖翠環已經拍攝了多種昆蟲:毛毛蟲、蜜蜂、蝗蟲等。短短半個月的微距創作,廖翠環已經拍攝了多種昆蟲:毛毛蟲、蜜蜂、蝗蟲等。(廖翠環提供)

“我想要透過鏡頭研究,為什麼毛毛蟲這麼令人害怕,卻能蛻變成蝴蝶,這種生命的轉變讓人著迷。”

廖翠環:「為什麼毛毛蟲這麼令人害怕,卻能蛻變成蝴蝶,這種生命的轉變讓人著迷。」廖翠環:「為什麼毛毛蟲這麼令人害怕,卻能蛻變成蝴蝶,這種生命的轉變讓人著迷。」(廖翠環提供)

在她的作品中,有一張蜜蜂鑽進空心菜花並沾滿花粉的照片,獲得朋友們的讚嘆,甚至被用來當作小學生課堂的教學素材。

廖翠環的作品,蜜蜂鑽進空心菜花並沾滿花粉的照片,獲得朋友們的讚嘆。廖翠環的作品,蜜蜂鑽進空心菜花並沾滿花粉的照片,獲得朋友們的讚嘆。(廖翠環提供)

構圖與光影的探索

對於構圖,廖翠環直言這全憑興趣驅動。她笑稱,拍微距的過程中,跪著、蹲著、甚至躺著,都是家常便飯。她特別分享了一張紫色花朵的照片,為了捕捉最佳角度,她跪在花圃中,利用早晨柔和的自然光線,讓光影完美襯托出花朵的細節。

廖翠環笑稱,拍微距的過程中,跪著、蹲著、甚至躺著,都是家常便飯。廖翠環笑稱,拍微距的過程中,跪著、蹲著、甚至躺著,都是家常便飯。(廖翠環提供)

“手機讓我隨時隨地捕捉瞬間,尤其在微距攝影上,方便性是無可替代的優勢。”

「手機讓我隨時隨地捕捉瞬間,尤其在微距攝影上,方便性是無可替代的優勢。」:廖翠環說。「手機讓我隨時隨地捕捉瞬間,尤其在微距攝影上,方便性是無可替代的優勢。」:廖翠環說。(廖翠環提供)

微距拍攝中的挑戰與樂趣

微距拍攝並非一帆風順,需要克服許多挑戰。例如,手機的穩定性對於捕捉細節至關重要。廖翠環強調,拍攝時幾乎需要讓鏡頭貼近拍攝物,稍有抖動便可能影響畫質。她還提到,腰力與手部穩定性在微距攝影中至關重要。

廖翠環強調,拍攝時幾乎需要讓鏡頭貼近拍攝物,稍有抖動便可能影響畫質。廖翠環強調,拍攝時幾乎需要讓鏡頭貼近拍攝物,稍有抖動便可能影響畫質。(廖翠環提供)

有一次,她在哈赫拿爾森林拍攝時,意外發現一隻偽裝在葉片上的蝗蟲。她形容蝗蟲的外殼像戰士的盔甲,充滿力量感,這啟發了她對昆蟲世界更深層次的探索。

廖翠環形容蝗蟲的外殼像戰士的盔甲,充滿力量感。廖翠環形容蝗蟲的外殼像戰士的盔甲,充滿力量感。(廖翠環提供)

與自然對話—作品背後的故事

除了昆蟲,廖翠環也將微距攝影延伸至其他主題。例如,她自己製作的巴斯克提拉米蘇蛋糕,搭配自家花圃的綠意,創作出兼具美味與藝術感的作品。此外,她經常在附近的一處漁池拍攝水面倒影。這個地方成為她靈感的來源,清晨的日出與傍晚的夕陽映照在水面上,形成絕美的自然畫卷。

廖翠環也將微距攝影延伸至其他主題。例如,她自己製作的巴斯克提拉米蘇蛋糕。廖翠環將微距攝影延伸至其他主題。例如,她自己製作的巴斯克提拉米蘇蛋糕。(廖翠環提供)

那是廖翠環的秘密基地,位於台南一條不起眼的馬路旁,那裡有一個寧靜的漁池,漁池上方坐落著一間簡單的工寮,工寮旁邊則長著兩三棵樹。

廖翠環的秘密基地,位於台南一條不起眼的馬路旁,那裡有一個寧靜的漁池。廖翠環的秘密基地,位於台南一條不起眼的馬路旁,那裡有一個寧靜的漁池。(廖翠環提供)

廖翠環:「某天我騎著腳踏車路過這裡,因為它離我家很近,便成了我經常停下來休息的地方。我喜歡坐在這裡,看著平靜的水面,欣賞工寮的倒影映入水中。當沒有風的時候,水面像一面鏡子,倒映得清晰如畫。我每次騎車騎累了,就會在這裡放鬆自己,看著眼前的美景。有時候,還能看到一群鴨子悠然地從水面划過,這一幕總讓我感到無比幸福。」

當沒有風的時候,水面像一面鏡子,倒映得清晰如畫。當沒有風的時候,水面像一面鏡子,倒映得清晰如畫。(廖翠環提供)

這個地方特別之處在於,它不僅擁有平靜的美,還能隨著時間展現不同的風采。清晨向東可以拍到日出的金光,而傍晚向西則能捕捉到夕陽的餘暉。這裡的每一刻,都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廖翠環能捕捉到夕陽的餘暉。廖翠環能捕捉到夕陽的餘暉。(廖翠環提供)

與讀者分享美

廖翠環表示,她的攝影作品不僅僅是記錄,更是希望將自己眼中的美與他人分享。她的朋友看到她的作品後,紛紛表示想嘗試微距攝影,也加入了她和朋友一起經營的「手機攝影教室」粉絲頁。她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熱愛,就能在學習中找到樂趣。」

廖翠環表示,她的攝影作品不僅僅是記錄,更是希望將自己眼中的美與他人分享。廖翠環表示,她的攝影作品不僅僅是記錄,更是希望將自己眼中的美與他人分享。(廖翠環提供)

短短半個月,廖翠環用手機微距攝影展現出對自然細節的獨特理解,從昆蟲到花朵,再到生活中的美味,無不充滿對生活的熱愛。她用自己的作品證明,即使是手機,也能拍出動人心弦的藝術。

廖翠環用手機微距攝影展現出對自然細節的獨特理解。廖翠環用手機微距攝影展現出對細節的獨特理解。(廖翠環提供)

廖翠環說,在攝影路上,她從來不設限。她也曾經幫好朋友拍攝美味的食物照片,她說,她希望看到照片的人,心中有一個感覺:我好餓 好想吃啊!

廖翠環希望看到照片的人心中都有一個感覺:我好餓,好想吃啊!廖翠環希望看到照片的人心中都有一個感覺:我好餓,好想吃啊!(廖翠環提供)

我們不要幫自己畫圓圈,一定要多方面嘗試,因為你不知道會不會在另一個領域發現自己的另一種可能。

廖翠環說:「我們不要幫自己畫圓圈,一定要多方面嘗試。」廖翠環說:「我們不要幫自己畫圓圈,一定要多方面嘗試。」(廖翠環提供)

"我希望透過鏡頭,將那些日常中容易被忽略的細節分享給大家,讓更多人看到這個世界的美。" 廖翠環笑著說。

廖翠環的繽紛花園。廖翠環的繽紛花園。(廖翠環提供)
延伸閱讀
池上.秋收 療癒稻田間
2024年11月13日 | 1個月前
陳德晃街拍記錄故事深層
2024年09月08日 | 3個月前
舉辦國家公園攝影展 9月20至29日展出
2024年09月20日 | 2個月前
攝影家魏進福 西螺大橋 X 記憶的故鄉
2024年04月19日 | 8個月前
攝螢攻略
2024年04月20日 | 7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