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換跑道 轉職穩健財務策略
一輩子從事同一份工作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對於許多人來說,轉行是一種新常態;平均而言,人的一生至少要轉行三次。
儘管這種現象越來越普遍,然而對於四十多歲和五十多歲的中年人士而言,轉行可能會讓人感到畏懼。他們可能要承擔一些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所不擔心的責任,比如償還房貸、撫育孩子、贍養年邁父母等。即使肩負這些責任,改變職業道路和追逐夢想也為時不晚。
在本文中,我們將介紹如何在四十多歲和五十多歲時為成功的職業轉換制定計畫,並幫助職場人士在轉行到理想工作的過程中,實現在財務上的無縫銜接。
評估財務影響
當我們轉行時,幾乎肯定會遇到財務方面的影響,或許會面臨不得不放棄現有收入來建立新的職業生涯的情況,因此在投入新工作之前,通過副業累積一點額外的現金是明智之舉。
首先,該為這個人生重大轉變做的準備就是制定一個計畫,讓自己順利度過過渡期。我們要評估一下正在考慮的新轉變的成本,這是確保自己能夠安然度過過渡期的絕佳方法。
估算一下自己適應新工作需要多長時間,了解實行職業生涯的轉變需要儲備多少資金,這是規劃未來必不可少的第一步。這個時間表將取決於我們是否需要額外的培訓或教育、新領域的就業市場以及我們在新行業中的人脈關係。
此外,還須了解這種職業轉變將如何影響短期收入和長期收入。我們可能需要從頭開始,並預計短期收入將大打折扣。但是,5年後收入可能會成倍增長,這是我們在當前工作中無法實現的。無論如何,對收入變化要有現實的認識。我們要為跳槽後,每年的預期收入設定一個現實的範圍。
我們可能還需要考慮與職業轉型相關的成本,如專業學位或認證、個人品牌重塑等。一旦了解了自己的時間表、成本和收入變化,就可以開始為啟動新的職業生涯,制定切實可行的儲蓄計畫和預算方案。
建立過渡基金
了解轉行所需的費用後,我們就可以開始建立一個儲蓄基金,以幫助完成轉行目標。很多因素決定了我們需要為轉行存多少資金。這些因素包括個人的生活方式和現有的財務責任、在新職業中站穩腳跟所需的時間,以及計畫如何為轉職提供資金等。如果目前還沒有儲蓄,那麼需要考慮如何快速累積資金。
快速儲蓄的策略
削減不必要的開支。仔細審視自己的開支情況,找出可以削減的支出。多在家自己做飯、取消不必要的電子訂閱、減少長途旅行等,這些都是減少開支的方法。
遵循50/30/20原則。這個原則是指將收入的50%用於基本需要,30%用於發展需求,20%用於銀行儲蓄;也可根據實際情況更進一步,只將20%或10%的預算用於發展需求,其餘用於儲蓄,以最大限度投入足夠資源建立過渡基金。
多渠道增加收入。加班或兼職工作可以讓我們將額外的現金直接存入過渡基金。還有很多有創意的副業,也可以幫助我們增加收入。
管理好個人的職業過渡基金和其他財務優先事項是關鍵所在,尤其是對於四十多歲或五十多歲的族群更是如此。在這個年齡段,我們可能仍在建立自己的退休投資組合,也可能有其他儲蓄目標,比如置產或子女的大學教育費用。找到適當的平衡可能具有挑戰性,然而值得為開始新的職業生涯制定一個適當的時間表,並與個人的其他財務目標保持一致。
探索再培訓的資金選擇
準備中年轉行的人面臨的最大開支之一,就是通過培訓計畫或高等教育獲得新技能所需的費用。不管在什麼情況下,職業轉型的資金籌措並沒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策略,而決定採取那種途徑也要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而定。
1)雇主資助的教育計畫
有些雇主會贊助在職員工接受高等教育或培訓。如果您所在的公司提供這種培訓,而且培訓的領域正是您想要轉型的領域,那麼這是一個寶貴的機會,值得認真考慮。即使這不是公司政策的一部分,與上司主動聯繫也無妨,看看雇主是否會幫助支付培訓費用,以幫助個人的職業生涯更上一層樓。
2)成人獎學金和助學金
教育培訓機構有很多獎學金是專門為中年轉行的成年人設計的。這些都是幫助抵消重返校園費用的好方法,也讓處於四十多歲和五十多歲階段的中年人在申請獎學金時更具有競爭優勢。
3)學生貸款
聯邦和私人學生貸款是幫助中年職業轉換者支付學費或專業培訓課程費用的另一種選擇。雖然這些在短期內都是不錯的選擇,但也要考慮到償還貸款對個人未來生活的長遠影響。
4)退休基金
用退休基金來支付教育費用似乎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這可以讓我們立即獲得現金。有些人認為,用退休儲蓄來支付職業轉換的費用是對自己未來的投資,並期望新的職業道路能彌補退休儲蓄的損失。但是,從退休基金中提取資金,我們將失去一直以來累積的複利投資。在採取實際行動之前,請認真權衡提早動用退休儲蓄的利與弊。
調整長期財務計畫
大多數人手頭上可以支配的現金都是有限的。我們必須調整其他長期財務目標,為職業轉換騰出空間。退休儲蓄和職業目標是首先要考慮的兩個因素。
首先,在轉換職業時,我們可能會暫停退休金儲蓄,或是縮減存入金額。我們甚至可能會動用退休儲蓄來為職業過渡做準備,這將影響我們的整體退休儲蓄計畫。
其次,將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到理想狀態是需要時間的,而由於新的職業生涯起步較晚,我們可能需要推遲退休的時間,比最初計畫的退休時間要更晚。
在職業轉換時,我們目前的投資策略也可能會發生變化。在此期間,可用於投資組合的資金可能會減少,甚至無法使用在失業期間從投資中賺取的資金。財務顧問可以告訴我們如何在短期內調整自己的投資策略,以及如何在未來實現個人的長期投資目標。
健保是轉行時的另一個重要考慮因素。大多數人都依賴於雇主提供的六成健保負擔。離開當前工作時,可依附有工作的配偶或直系血親,以眷屬身分補辦理投保;若無可依附投保的配偶或直系血親,可在戶籍所在地的鄉(鎮、市、區)公所辦理投保。短期醫療保險是另一種選擇,這種保險可能非常適合那些在兩份工作之間只會出現暫時性保險缺口的人。
管理現有的財務義務
對於四十多歲和五十多歲的中年人來說,管理家庭經濟責任是改變職業生涯的最大挑戰之一。許多人甚至會因為在這個階段優先考慮自己的職業目標而感到內疚。不要因為這些顧慮而退縮。有了明確的財務計畫,我們就有可能在追逐夢想的同時養家餬口。從長遠來看,新的職業甚至可以讓我們為家人提供更多幫助。無論是通過儲蓄、副業還是貸款,都可以兼顧好個人家庭和職業發展。
在計畫轉行時,管理基本開支(如房貸或房租)是另一個不容忽視的生活難題。當務之急是存夠預計失業期間的房租或按揭付款。我們還可以考慮降低居住標準,或與親人同住,以降低住房成本。為職業轉換做預算時,還應考慮到仍在償還的任何現有債務,包括學生貸款或信用卡債務。
稅務考量
在進行職業轉換時,稅收可能是最不想考慮的事情,但我們不能逃避這個話題。稅務是財務計畫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我們為職業轉換提供資金的方式,應該考慮稅務方面的影響。如果選擇暫時依靠儲蓄生活,那麼可能會進入一個較低的稅級,這是編制預算時必須考慮的因素。
在接受高等教育時,可以享受一些減稅優惠。這些優惠可能包括終身學習學分抵免(the Lifetime Learning Credit)和美國機會稅收抵免(the American Opportunity Tax Credit),因此請充分利用任何適用的優惠。
在職業過渡期間保持財務穩定
制定財務預算是依靠儲蓄生活需要考慮的關鍵因素。這樣做的好處是,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有多少可用資金,以及這些資金可以支撐多久。考慮到自己的財務責任,這就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基準,讓我們知道每個月要做多少預算,以及在沒有穩定收入的情況下,手頭的積蓄能支撐多久。儘管如此,如果發生意外情況,不要忘記在預算中增加應急選項。
當我們沒有固定工資收入時,應急資金至關重要。最重要的是,這筆資金能夠令我們安心,從而對轉行充滿信心。如果找工作的時間比預期的長,或者出現任何意想不到的大筆開銷,如醫療帳單或自然災害等,應急基金就會派上用場。
重要的是,要為變換工作可能比預期時間長做好充分的準備。有了應急基金,我們就可以耐心等待,直到找到一直心儀的理想工作。
專家建議和資源
如果您已經習慣了目前的工作模式和生活方式,不能跳出舒適圈,無法為新的職業轉變留出空間,那麼您並不孤單。不要害怕尋求能減輕職業轉型負擔的資源。許多工具和應用程式都可以幫助我們根據自己的儲蓄目標、生活方式和日常支出來制定預算,甚至可以諮詢財務顧問,以幫助我們在中年的這個關鍵階段進行職業轉換。
實現自我價值的職業轉換
對自己的未來保持現實的態度,並根據這些現實的期望制定可行的計畫,是開始中年職業轉換的最簡單、最實用的方法。有了周全的計畫、充足的應急基金和追求理想工作的雄心壯志,那麼擁有充實穩健的職業生涯將會成為現實。
原文「Career Change at 40 or 50? Financial Strategies to Fund the Transition」刊登於Due網站,授權《大紀元時報》轉載。
《大紀元時報》版權所有©2024。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本人,內容僅作一般資訊參考用,沒有任何推薦或招攬之用意。《大紀元時報》不提供投資、稅務、法律、財務規劃、房地產規劃或其它個人理財等方面的建議。《大紀元時報》沒有擔保文章內容的準確性或時效性之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