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客家遺產 酸柑茶歷史與新生命

酸柑茶,也被稱為黑茶,是客家文化中的寶藏。(劉還月提供)
酸柑茶,也被稱為黑茶,是客家文化中的寶藏。(劉還月提供)

文/記者廖儷芬

酸柑茶,也被稱為黑茶,是客家文化中的寶藏。這種以柑橘和茶葉融合的傳統藥茶,曾是山區客家人對抗疾病的重要依靠。隨著時代的變遷,這項手藝逐漸被人遺忘。

新竹縣北埔鄉的劉還月老師正以堅持與創新,為這項古老工藝注入新生命。他將傳統的酸柑茶改良成為現代化的「半顆茶」,讓這項客家傳統重獲新生。

如今,酸柑茶已開始在市場上嶄露頭角,甚至吸引了國內外茶愛好者的目光。(劉還月提供)如今,酸柑茶已開始在市場上嶄露頭角,甚至吸引了國內外茶愛好者的目光。(劉還月提供)

兒時記憶中的酸柑茶

劉還月老師對酸柑茶的熱愛,源於他小時候的記憶。在他五、六歲時,每逢過年,家中總是飄散著酸柑茶的香氣。那時,大人忙著製作酸柑茶,而他作為孩子也得加入其中。他回憶說:「以前的客家家庭,小孩沒有選擇,要做什麼跟著大人一起做。」這些共同參與的日子,不僅培養了他的手藝,更成為了他與父親之間最珍貴的回憶。

在劉還月的記憶裡,父親的酸柑茶是最特別的。不僅是用來喝的茶,更是家中小病良藥的茶。當時由於山區缺乏醫療資源,酸柑茶成為許多家庭不可或缺的健康保障。這樣的文化背景,讓劉還月對酸柑茶有著深刻的情感連結。

劉還月回憶說:「以前的客家家庭,小孩沒有選擇,要做什麼跟著大人一起做。」(劉還月提供)劉還月回憶說:「以前的客家家庭,小孩沒有選擇,要做什麼跟著大人一起做。」(劉還月提供)

酸柑茶是最特別的,那是一種不僅用來喝,更是家中小病良藥的茶。(劉還月提供)酸柑茶是最特別的,那是一種不僅用來喝,更是家中小病良藥的茶。(劉還月提供)

酸柑茶是一種結合傳統中草藥與酸柑的日常茶飲。(劉還月提供)酸柑茶是一種結合傳統中草藥與酸柑的日常茶飲。(劉還月提供)

酸柑茶常見材料

酸柑茶是一種結合傳統中草藥與酸柑的日常茶飲,其原料除了基本的酸柑外,還可以搭配多種中草藥以增添風味和功效。以下為常見材料的整理:

酸柑有酸甜風味,是酸柑茶的基礎材料。(劉還月提供)酸柑有酸甜風味,是酸柑茶的基礎材料。(劉還月提供)

菟絲子提供甘芳滋味,與五味子結合形成層次豐富的茶湯。(劉還月提供)菟絲子提供甘芳滋味,與五味子結合形成層次豐富的茶湯。(劉還月提供)

黃精經過九蒸九晒炮製後,根莖片具有滋補效果,泡茶時風味甘芳。(劉還月提供)黃精經過九蒸九晒炮製後,根莖片具有滋補效果,泡茶時風味甘芳。(劉還月提供)

這種以柑橘和茶葉融合的傳統藥茶,曾是山區客家人對抗疾病的重要依靠。(劉還月提供)這種以柑橘和茶葉融合的傳統藥茶,曾是山區客家人對抗疾病的重要依靠。(劉還月提供)

在社區推廣時,許多人向劉還月請教酸柑茶的歷史與製作。(劉還月提供)在社區推廣時,許多人向劉還月請教酸柑茶的歷史與製作。(劉還月提供)

▍酸柑(核心材料)帶有酸甜風味,是酸柑茶的基礎材料。

▍黃精經過九蒸九晒炮製後,根莖片具有滋補效果,泡茶時風味甘芳。

▍益母草具有婦女保健功效,通常與甘草和丹參搭配入茶,提升層次感與回甘喉韻。

▍甘草作為調和劑,增添甜味和草香,平衡茶的風味。

▍丹參提供淡淡的草本香氣,常與益母草共同搭配使用。

▍五味子帶有甘酸口感,與菟絲子搭配時成為絕妙組合。

▍菟絲子提供甘芳滋味,與五味子結合形成層次豐富的茶湯。

▍金花茶:稀有而珍貴的材料,需選清晨初開的花,用以增添茶香與特殊風味。

這些材料可以單獨或搭配使用,根據需要調整比例,創造出口感豐富、適口性佳的酸柑茶。

酸柑茶的製作過程繁複,其中九蒸九晒更是精髓所在。(劉還月提供)酸柑茶的製作過程繁複,其中九蒸九晒更是精髓所在。(劉還月提供)

傳統的酸柑茶十分堅硬,甚至需要鐵鎚敲開。(劉還月提供)傳統的酸柑茶十分堅硬,甚至需要鐵鎚敲開。(劉還月提供)

劉還月使用檸檬取代酸柑,搭配多種中草藥,製成創新的伴顆茶。(劉還月提供)劉還月使用檸檬取代酸柑,搭配多種中草藥,製成創新的伴顆茶。(劉還月提供)

為傳承付出行動

即便後來劉還月搬到臺北生活,心中始終沒有忘記酸柑茶的滋味。18年前,他回到北埔定居,開始與父親一起重拾這項手藝。不僅僅是為了家族傳統,更是因為他看到了社區對這項文化的需求。

在社區推廣時,許多人向他請教酸柑茶的歷史與製作。他們說:「老師,現在沒有人會做了,你能不能帶我們做?」這樣的呼聲讓劉老師開始思考,如何讓這項文化不僅能被保存,更能適應現代人的生活節奏。他決心結合自己的研究能力與創造力,對酸柑茶進行改良。

劉還月嘗試了無數次,甚至連柑橘的大小和種類都經過反覆實驗,最終選擇使用小型檸檬製作伴顆茶。(劉還月提供)劉還月嘗試了無數次,甚至連柑橘的大小和種類都經過反覆實驗,最終選擇使用小型檸檬製作伴顆茶。(劉還月提供)

酸柑茶是一種結合傳統中草藥與酸柑的日常茶飲。(劉還月提供)酸柑茶是一種結合傳統中草藥與酸柑的日常茶飲。(劉還月提供)

一個一個手工製作的酸柑茶。(劉還月提供)一個一個手工製作的酸柑茶。(劉還月提供)

九蒸九晒:傳統技藝的奧

酸柑茶的製作過程繁複,其中「九蒸九晒」更是精髓所在。這是一種傳統的中藥炮製技法,目的在於讓柑橘與茶葉反復發酵,形成特殊的風味與藥效。然而,這樣的工藝也對現代生活形成挑戰。

例如,傳統的酸柑茶十分堅硬,甚至需要鐵鎚敲開;製作過程耗時且需要大量陽光,對於製茶者和消費者而言都不方便。這些問題讓劉還月感到,如果不進行改良,這項文化很可能在現代社會中失去生存空間。

酸柑茶的製作與推廣,與社區合作,展現了文化保存的核心價值。(劉還月提供)酸柑茶的製作與推廣,與社區合作,展現了文化保存的核心價值。(劉還月提供)

酸柑茶,也被稱為黑茶,是客家文化中的寶藏。(劉還月提供)酸柑茶,也被稱為黑茶,是客家文化中的寶藏。(劉還月提供)

酸柑茶是結合傳統中草藥與酸柑的茶飲。(劉還月提供)酸柑茶是結合傳統中草藥與酸柑的茶飲。(劉還月提供)

創新半顆茶 解決現代人困難

劉還月在傳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推出了半顆茶。這種茶以更小、更方便使用的形式呈現,解決了傳統酸柑茶開啟困難、保存不易和需要煮泡的繁瑣程序。

劉還月分享:「我嘗試了無數次,甚至連柑橘的大小和種類都經過反覆實驗。最終選擇使用小型檸檬,將其切半製成半顆茶,方便一次沖泡飲用。」此外,他還採用了三蒸三晒的技法,既保留了酸柑茶的原始風味,又讓茶香更能被現代人接受。

酸柑茶的香氣,承載的不僅是劉還月老師與父親之間的回憶,更是對客家文化深厚根基的致敬。(劉還月提供)酸柑茶的香氣,承載的不僅是劉還月老師與父親之間的回憶,更是對客家文化深厚根基的致敬。(劉還月提供)

這一杯茶,已然成為感恩與惜福的最佳象徵。(劉還月提供)這一杯茶,已然成為感恩與惜福的最佳象徵。(劉還月提供)

社區力量 從個人到群體合作

半顆茶的成功背後,少不了北埔鄉水磜社區的支持。劉還月深知,個人的力量有限,他希望讓更多人參與其中。他將技術傳授給社區的老人與身心障礙者,讓他們在製茶過程中找到自信與收入來源,所以另取名字為「伴顆茶」。

劉還月的目標不僅僅是保存一項手藝,而是希望將其發展為一個地方產業。他表示:「臺灣的地方產業常缺乏特色,但酸柑茶是一項無法被搬走的文化遺產。我希望北埔能成為酸柑茶的代名詞。」

如今,酸柑茶已開始在市場上嶄露頭角,甚至吸引了國內外茶愛好者的目光。然而,劉還月的目標不僅止於此。他希望未來能透過研習班與教育,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這項文化的傳承。

劉還月說:「茶的價值不僅在於它的味道,更在於它承載的故事與情感。我希望,當你喝下這杯酸柑茶時,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溫暖與力量。」

酸柑茶的故事,仍在繼續書寫,而這一杯茶,已然成為感恩與惜福的最佳象徵。◇

酸柑茶是一種結合傳統中草藥與酸柑的日常茶飲。(劉還月提供)酸柑茶是一種結合傳統中草藥與酸柑的日常茶飲。(劉還月提供) 

劉還月將技術傳授給社區的老人與身心障礙者,所以另取名字為「伴顆茶」。(徐美玉提供)劉還月將技術傳授給社區的老人與身心障礙者,所以另取名字為「伴顆茶」。(徐美玉提供)

 

延伸閱讀
堅果糖果吃不完 一招變身新吃法!
2024年12月17日 | 1個月前
玩轉點心 復刻創意+宮廷御膳
2024年12月25日 | 1個月前
中年換跑道 轉職穩健財務策略
2025年01月14日 | 19天前
桌遊讓青少年大變身!
2024年12月19日 | 1個月前
年年有餘/古人期待的不是魚 ?
2025年01月18日 | 15天前
過年玩桌遊 實現歡樂團圓場景!
2024年12月19日 | 1個月前
過年「微進補」! 消脂健胃這樣吃
2024年12月20日 | 1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