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成記】緩解憂鬱 運動修行亦有助
憂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障礙,會造成情緒低落、負面思維、失眠,並引發一連串的健康問題,甚至有輕生傾向。令人擔憂的是,一旦接受藥物治療,不能隨意停藥,否則會有更嚴重的後果。今天,京禾中醫診所陳俊如醫師要教大家,緩解憂鬱的好方法!
西醫認為,憂鬱症要符合下列九個症狀中的其中五個,並持續長達兩週以上,才算是憂鬱症,症狀包含:
1. 情緒低落。
2. 原本有興趣的事情,突然失去興趣。
3. 食慾改變,與節食無關的體重下降或上升。
4. 嗜睡或失眠。
5. 動作遲緩。
6. 容易疲倦或失去活力。
7. 沒有價值感或有強烈的罪惡感,認為人生沒有希望,甚至有輕生念頭或舉動。
8. 注意力不集中或常常猶豫不決。
9. 常出現負面想法。
隨便停藥的副作用
神經細胞間以突觸的形式,互相連結構成神經網,並且透過神經傳導物質的釋放與接收傳導訊息。目前研究發現,這些神經傳導物質,如多巴胺、血清素或正腎上腺素的濃度太低,可能與憂鬱症有關。
所以,西醫治療憂鬱症藥物,主要作用是增加神經傳導物質在突觸物之間的濃度,以緩解憂鬱症症狀。
但是,一旦接受這類藥物的治療,就不能隨便停藥。陳俊如表示,不管是安眠藥、抗焦慮,都是給予大腦一些血清素,大腦覺得有血清素存在就會比較快樂,可是如果這些藥物被突然停掉,大腦還來不及分泌出自己的血清素,情緒可能就會崩潰,輕則整晚睡不著,重則想要輕生。所以,停止西藥的過程中,還需要有一些協助,如針灸、運動等,幫助大腦分泌血清素。
中藥的醫療概念則是將不平衡的狀態,透過中藥將平衡拉回來。大部分的憂鬱患者,除了情緒障礙,更多反映在睡眠問題,特別是當睡眠品質不好時,心情就會更低落。陳俊如認為,治療憂鬱症首先應從睡眠下手。
從睡眠入手
很多人出現憂鬱及睡眠問題,是從生活壓力開始,該睡覺的時候大腦仍轉個不停,這是屬於自律神經失調型的睡眠問題,解決方法從調整自律神經開始。自律神經分為交感神經跟副交感神經。交感神經的作用如同油門,副交感神經的作用如同煞車,想要一夜好眠,必須兩者合作才行。
從中醫觀點來講,交感神經屬陽,副交感神經屬陰,只有陰陽平衡,才能睡個好覺。陰陽平衡是中醫理論的核心,也是人體健康的基本條件。人體內部的各種生理活動都有陰陽之分,陰陽平衡則身體健康,陰陽失衡則疾病叢生。因此,保持陰陽平衡是中醫養生的關鍵。
陳俊如說,調節陰陽平衡的中藥很多,比如:柴胡疏肝湯、柴胡桂枝湯或加味逍遙散,都是讓交感不要那麼的亢奮,副交感功能發揮作用的一種調節劑。
當然中醫也有很多安眠的藥方,如:天王補心丹、酸棗仁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等,都有穩定大腦的功效。
另外針灸也能夠平衡自律神經,如膀胱經的兩側華佗夾脊穴(英文名稱:Hair Clip),就是屬於自律神經的交感神經鏈,無論透過按摩或針灸,都可用來調整自律神經。
還有一種睡不好的狀態,就是全身肌肉緊繃,當整個肌肉組織的張力太大時,可以在睡覺前用梳子按摩頭皮,將肌肉鬆開,讓血液循環上達大腦,睡眠品質就會改善。但是,對於改善憂鬱及失眠,陳俊如最建議的還是運動。
她表示,日理萬機的賈伯斯(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甚至很多成功的企業人士,都保持規律的運動習慣,因為在訓練心肺的同時,可以將自己沉浸在孤單的環境下,讓大腦脫離工作環境、轉換思維。或許靈感或解決問題的方法就在運動的過程中浮現。同時,運動可以令身體釋放快樂因子、改善情緒,也能讓晚上睡得比較好,減少憂鬱的機會。
轉化憂鬱情緒
熱愛運動的我,也確實感受到運動的過程中,不但可以清除雜念,堅定自己克服困難的意志,真的是很多問題都會在運動中無意間浮出答案。除了運動外,面對憂鬱與情緒低落,我也想分享三招應對方法。
第一招 發現憂鬱預兆
半夜1~3 時是肝經絡循行的時間,肝其實掌管人體的交感跟副交感神經,就是說你該休息的時間沒有得到休息,就表示有鬱悶的事情,讓肝經絡循行不順。所以通常我會觀察自己,半夜3時是否醒來,作為判斷是否有擔憂煩心的事。
中醫所指的肝,不單是人體解剖學上認識的肝臟,包含肝經絡巡行的部位,其掌管部位涵蓋了生殖系統、自律神經系統、情緒系統及內分泌系統。
第二招 分析情緒來源
鬱悶跟情緒相關,找出最近讓自己心煩的事情來分析,到底這件事情為什麼讓我覺得擔心跟煩躁。我修煉法輪大法,我認為這對幫助自己理性分析情緒,有很大的幫助。
例如,妒忌別人比自己好的「妒忌心」、逞強好勝的「爭鬥心」、埋怨上司不公平的「抱怨心」、害怕吃虧上當的「利益心」、感嘆不被重用的「得失心」,這些「心」都會使人鬱悶、心煩意亂。當我們認清楚這些情緒的來源以後,就可以對症下藥。
第三招 轉化憂鬱情緒
小時候,媽媽常跟我說「盡人事、聽天命」,也就是說做人當然要努力,但是爭取不到時,就是沒有這個命。法輪大法中提到,人的命運都是跟人的「德」與「業」有關,「德」是做好事得到的,有「德」就會有好報,「業」是做壞事得到的,「業」使人有惡報,表現出來就是人生不如意。
所以,要分清哪些是你努力可以改變的,哪些是你不能改變的,不能改變的事也唯有放下才能度過。當然放下的過程,也不是這麼容易,所以透過運動、跟朋友聊天或旅行,幫助脫離左右情緒的空間場,才能把問題看清楚。
另外,因每個人體質不同,所以對應的治療方法亦有所不同,請與專業醫師諮詢具體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