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真博士話中藥】白朮健脾補氣不夠 再加一味
在中藥的臨床使用經驗上,除了單味藥的使用之外,日常生活中更常見的應該是方劑,比如「四物湯」、「四神湯」、「十全大補湯」等,而這些方劑就是由常用的單味藥,互相加成不同中藥堆疊而成,通常會比只有一味中藥來得更有療效,這概念就像是吃食物時,會將一些食材放在一起煮,除了更加美味之外,也可增加營養價值,如常吃的當歸鴨,就是把當歸、鴨肉一起熬煮成一道佳餚。
《周禮.天官冢宰》記載,「食醫:掌和王之六食、六飲、六膳、百羞、百醬、八珍之齊。凡食齊眡春時,羹齊眡夏時,醬齊眡秋時,飲齊眡冬時。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鹹,調以滑甘。凡會膳食之宜,牛宜稌,羊宜黍,豕宜稷,犬宜粱,雁宜麥,魚宜菰。」
文中的「牛宜稌,羊宜黍,豕宜稷,犬宜粱,雁宜麥,魚宜菰」,說明牛肉要合粳米,羊肉要合黃米,豬肉要合小米,狗肉要合上等小米,雁肉要配合小麥,魚肉要配合菰米,其中菰米來自現在常吃的茭白筍植物,差別在於能結菰米的,就不會長茭白筍;反之能長茭白筍的,就不會結菰米,可見古代非常講究食物配對。
中藥的配伍稱為「藥對」或是「對藥」,主要是臨床常用且相對固定的兩味中藥互相配伍而成,是為方劑的基礎,也可說是組成方劑的最小單位。而藥對不是隨意兩味藥物的組合,也不只是兩種藥效的累積相加,主要是以中醫藥基礎理論為主,針對病證所採用的相應治法,並結合中藥本身性能及功用組合而成,效果往往比只吃單味藥物更有效。
白朮加甘草 健脾和胃效果好
關於白朮和甘草這個藥對,白朮根據《臺灣中藥典》第四版記載,白朮(https://reurl.cc/8ojmb4)為菊科植物白朮(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乾燥根莖。通常以藥材個大,質地堅實,表面灰黃色或是灰棕色,烘乾後斷面黃白色有角質樣而無空心,聞之香氣濃者,嚼之略帶黏性爲佳。
白朮臨床上依照不同用途而有不同的炮製方式,包含麩炒白朮、土炒白朮、焦白朮等。根據藥典記載為補益藥(補氣)。性味苦、甘,溫。主要歸脾、胃經。功能為補氣健脾,燥溼利水、止汗、安胎為主。常適用於氣虛乏力、脾胃虛弱、泄瀉、腹瀉等症狀。
甘草依據《臺灣中藥典》第四版記載,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脹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alin)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乾燥根及根莖。依據藥典記載用途為補益藥(補氣)。性味甘,平。主要歸心、肺、脾、胃經為主。主要功效為補脾和胃益氣,潤肺止咳祛痰、緩急痛、緩和藥性、調和諸藥等功效。
白朮、甘草兩者藥皆入脾、胃經,一起使用對於脾胃不和證候所產生的脾胃不和、心腹痞悶、口苦無味、不思飲食等效果更為顯著,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記載,白朮六兩、甘草一兩,劑量依照六比一的比例磨成粉末,在吃飯前用沸湯點服,即有良好的健脾和胃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