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技巧與信仰/ 會說故事的三聯畫
又到了禱告時間。商人先打開三聯畫的左側,然後再打開右側,接著向上帝禱告。
文藝復興初期,富商常常想要感謝上帝賜予的財富。虔誠的信徒會委託畫家製作三聯畫(triptych),三聯畫外觀看似一組小型的三片板畫,可以供個人放在家中壁龕敬拜。三片面板合成一幅畫作,朝同一個方向展示;或者以左右兩側的板畫襯托中央面板所描述的故事。
後來,教堂紛紛委託製作更大幅的三聯畫,安置在主祭壇上。有才華的藝術家依照客製化的需求,在每個面板上繪製精美的畫作,描述重要的宗教故事。面板的背面也有繪圖,在闔上三聯畫時,背面也能展示故事。三聯畫中央的面板,通常會較兩側面板大一倍,所以兩側鏈接的面板在闔起來時,就能剛好覆蓋中央面板方便存放。
羅伯特‧康平《麥洛德》
每當遊客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分館修道院博物館裡,看到祭壇畫《麥洛德三聯畫》——Mérode triptych,是以前任主人瑪麗-尼科萊特‧德‧麥洛德伯爵夫人(comtesse Marie-Nicolette de Mérode為命名,或稱《天使報喜三聯畫》(Annunciation Triptych)時,都會對它精巧的尺寸感到驚奇。整幅畫展開時,只有約60公分×120公分大小。
這幅畫出自荷蘭藝術家羅伯特‧康平(Robert Campin)之手,大約在西元1425年的北方文藝復興時期創作。人物與物體所呈現的色彩之美,以及熟練的細節,絕對是大師之作。
這幅三聯畫的色彩、光線和透視都展現出精湛的技巧。中央面板講述著天使報喜的故事。上帝指派天使加百列向聖母瑪利亞宣布,她將生下一個兒子耶穌,場景溫馨。聖母瑪利亞穿著一件耀眼的紅色長袍,正在家中閱讀神聖的經文,她沒有注意到身邊有位穿白色長袍、繫藍色腰帶,身後帶翅膀來自天上的訪客。兩位主要人物的色調,與家具或牆壁的淺棕色形成鮮明對比。桌上擺放的百合花象徵純潔。天花板橫梁和聖母瑪利亞倚靠的長凳,皆以透視法繪製,線條逐漸縮小匯集到背景中看不見的消失點為止。
兩側的面板豐富了中央面板所描述的故事。左側面板描繪這幅畫的捐贈者和妻子,他們是富有的商人,虔誠的跪在高聳石牆圍起來的花園裡。聖母瑪利亞家的大門是開著的,他們當下見證了奇蹟的發生。左側面板的用色偏黑棕色,避免搶走中央面板明亮的色彩。大自然場景也出現在左側面板上,包括牆上的鳥兒和花園裡的植物紫羅蘭,象徵聖母瑪利亞的謙虛、虔誠和信仰的智慧。
右側面板描繪約瑟(Joseph)在工作檯上使用木匠的工具在工作;地板上有一把插在木頭上的斧頭和少許木屑。他似乎沒有意識到,在他家的另一個房間裡發生了撼動世界的事。敞開的窗戶呈現北歐繁華的小鎮。在這幅畫裡,除了約瑟的藍色頭巾和工作服中露出的紅色袖子之外,他的衣服也是深棕色系。
喬托《斯特凡內斯基》
比《麥洛德祭壇畫》更早的時候,早期文藝復興時期的巨擘喬托‧迪‧邦多納(Giotto di Bondone)為舊聖伯多祿大殿的側壇繪製了一幅大型三聯畫《斯特凡內斯基三聯畫》。每個面板都往上匯聚成一個三角點,中央面板較兩側略高。這幅三聯畫的正反兩面都有繪圖,正面供一般大眾欣賞,而背面則供神父在祭壇上主持祭典時觀看。
這幅三聯畫使用蛋彩畫(tempera)繪製,所以缺乏油畫所能呈現的明亮度。然而,喬托仍精美的呈現出耶穌在世上的代言人聖彼得(St. Peter,天主教譯為聖伯多祿)的形象。這幅三聯畫最初供奉在羅馬的舊聖伯多祿大殿,現在安置於梵蒂岡博物館內的梵蒂岡畫廊。
在中央面板裡,聖彼得坐在寶座上,四周圍繞著聖徒與這件作品的捐贈者紅衣主教斯特凡內斯基(Cardinal Stefaneschi)。《斯特凡內斯基三聯畫》的下方伴隨當時流行的祭壇飾臺(Predella),連接在三聯畫的下半部面板。
《斯特凡內斯基三聯畫》的背面描繪耶穌登基、天使圍繞,以及紅衣主教斯特凡內斯基跪坐在耶穌右腳邊。左側描繪聖彼得殉難,而右側描繪聖保羅殉難。下半部的祭壇飾臺則展示聖母、聖嬰、寶座兩側各一位天使,以及含中央面板與兩側共12位使徒。
不論正面或背面,中央面板都有描繪紅衣主教。正面面板的紅衣主教身著正式儀式的服裝,由聖喬治(St. George)介紹給聖彼得。而背面的面板,他跟教會神職人員的穿著一樣樸素,同時提醒同僚作為上帝的僕人卑微的地位。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和藝術史學家喬治‧瓦薩里(Giorgio Vasari)提到,喬托繪製肖像的功力是他最大的優勢,透過畫面裡紅衣主教的肖像可獲得證實。
紅衣主教手拿迷你版本繪有自己肖像的三聯畫,這種畫法稱為「德羅斯特效應」(droste effect ),即一幅畫裡繪有更小版本的自身畫。
雨果‧凡‧德‧古斯《波爾蒂納里》
1475年左右,銀行家托馬索‧波爾蒂納里(Tommaso Portinari)委託早期文藝復興時期的佛拉芒藝術家雨果‧凡‧德‧古斯(Hugo van der Goes)為義大利佛羅倫斯新聖母瑪利亞醫院的教堂繪製了一幅三聯畫。這幅三聯畫展示「耶穌誕生」的時刻,以及牧羊人敬拜新生的王。
畫家繪製人物,採不同大小比例來表示重要性。在中央面板裡,剛出生的聖嬰耶穌受瑪利亞、約瑟、眾天使敬拜,三位牧羊人呈跪姿。據說畫面是根據瑞典聖女畢哲(St. Bridget)所見,場景呈現聖嬰耶穌在地板上,而不是在馬槽裡。
端詳中央面板的背景,畫家帶我們穿越時空,展示瑪利亞和約瑟正前往伯利恆的路上。 一道光芒灑下,天使向山上的牧羊人宣告,「和平君王」(the Prince of Peace)即將來到世上。 此外,在右側面板可見「東方三聖」正前往伯利恆。
左側面板上描繪了波爾蒂納里本人、他的兩個兒子,以及拿著長矛和鈴鐺的二位守護神。右側面板上描繪的是波爾蒂納里的妻子瑪麗亞‧弗朗切斯科‧巴隆切利、女兒,以及二位守護神。波爾蒂納里一家的肖像尺寸都小於守護神。
這幅三聯畫的兩側面板裝有鉸鏈方便闔上收藏,畫家古斯因此繪製面板的背部。他使用「浮雕式灰色裝飾畫」技巧(grisaille),將人物角色畫得彷彿像雕塑作品一般。這裡是天使加百列和聖母瑪利亞在天使報喜時的模樣。
麥卡賓《拓荒者》
即使在今天,運用三片面板的三聯畫也能激發靈感。澳大利亞藝術家弗雷德里克‧麥卡賓(Frederick McCubbin)的三聯畫《拓荒者》(The Pioneer ),裡頭每幅畫都各自講述在澳洲叢林中不同家庭成員的故事,而這些人物都是這位「選擇自由者」的家人。他是一位農夫,自由選擇落腳地開墾、耕種。
這幅三聯畫從左到右講述了一個故事。左側面板描述這對夫婦決定開拓的地方。前景中,妻子正在思考他們的選擇,而後方背景的丈夫正在生火。在他的身後,是他們的臨時住所旅行篷車。兩人身處在美麗的原始森林中。
中央面板描繪建造家園工作時的片刻休憩。時間飛快,男主人持續在整理土地,妻子帶著孩子去找他,討論一些與新農場有關的瑣事。背景的遠處空地上,可見一間房屋。
右側面板描述一位男士跪在墳墓前。時光依然飛逝,我們推測這位是當年拓荒者的小孩,他已經長大成人;或者,他只是一位偶然發現孤墳的陌生年輕人。遠處背景呈現一座城市,可能是墨爾本。
麥卡賓在馬其頓山鄰近自家的大自然灌木叢中作畫。藝術風格傳達一種平靜的樂觀——唯有透過努力工作,才能獲得繁榮的未來。
當藝術家運用他們的繪畫技巧與深刻的信仰,來講述一個更大範圍的故事時,三幅畫可能比一幅畫好用,這就是三聯畫的功用。
原文:The Triptych: A Masterpiece in Three Parts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