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尿失禁 骨盆底肌動一動避免漏尿
尿失禁是婦女常見的疾病之一,但多數患者因尷尬、害怕而不願求醫。其實,尿失禁除透過手術、藥物治療,還能進行凱格爾運動來改善。
隨著身體結構的變化、年紀漸漸增長、內分泌改變、生產情況及次數等,都是影響婦女產生尿失禁的相關因素。流行病學研究指出,20歲以上成年婦女約25%,50歲的更年期婦女約30%,65歲以上高齡婦女約40%有尿失禁症狀。
◎ 5大常見類型
臺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說,所謂尿失禁指的是「無法用意識控制、不自主的尿液漏出」現象。雖然不至於對生命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但對生理或心理層面都可能造成傷害。造成尿失禁症狀的主因不盡相同,最常見的種類如下:
應力型:產後及更年期婦女因為尿道、陰道鬆弛,只要一用力、打噴嚏、或咳嗽而導致任何尿液非自主性的漏出。
急尿型:感覺到強烈的尿意後,短暫的時間內,尿液即不自主的流出,且有尿急、頻尿和夜尿等症狀。停經後及高齡婦女比較有這個問題。
滿溢型:膀胱過度飽漲而不自主的漏出尿液。主因為神經傳導路徑的損傷,造成膀胱功能異常,常見於神經病變或糖尿病患者。
暫時性:較常見於高齡病患,因種種原因導致暫時的解尿功能失調。常見原因是發炎、感染、便祕、藥物副作用,像是部分精神科藥物等,只要治療症狀或停藥後,即可回復正常。
混合型:同時有應力性和急迫性尿失禁。
除以上類型,另有因困難骨盆手術造成膀胱陰道瘻管所引起的持續性尿失禁。
◎ 訓練骨盆底肌 避免疾病惡化
改善婦女尿失禁的方法包含正常的生活飲食、凱格爾運動、藥物和手術治療,病情較輕的病人,可先合併前三項治療,約60~70%的患者症狀可以獲得改善。
凱格爾運動,是阿諾德.凱格爾(Arnold Kegel)於1948年所提出,主要訓練骨盆底肌肉的肌力、耐力及反應力,以增強骨盆底肌肉,幫助患者預防及改善膀胱脫垂、直腸脫垂以及壓力性尿失禁等症狀。
今天就由臺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物理治療師廖偉婷,跟讀者分享2個訓練骨盆底肌運動吧!
凱格爾運動
需在平躺的姿勢下,雙側膝蓋彎曲、腳跟踩在地面上,慢慢地將骨盆往天花板的方向推高離開地面,動作過程中,都要持續感受到下腹部有微微收緊的感覺,有一點輕微像憋尿或是骨盆底肌向頭頂收緊的感覺。
站姿夾球運動
在站姿下,一手扶著椅子,在膝蓋中間放置一顆有彈性的小皮球,或是一包抽取式衛生紙。輕輕的踮起腳尖,並伴隨兩側膝蓋夾住膝蓋中間的小皮球或抽取式衛生紙,感覺骨盆腔內的骨盆底肌向搭電梯一樣緩緩往頭頂的方向上升,感覺下腹部有微微收緊的感覺。
北榮桃園分院長盧星華補充,每天訓練3回合,每回8~12下,持續8~12週,可以有效改善尿失禁的問題、改善生活品質,讓這個婦女疾病可以不再困擾生活,並讓患者不再害怕與家人朋友外出交際,為生活增添新色彩,努力與堅持是成功的關鍵,加油!
倘若沒有改善或病情本來較為嚴重 ,可以考慮尋求專業治療,脫尿失禁所帶來的困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