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核電 國際能源署:國際要更努力

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核能發電廠。(RHONA WISE/AFP)
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核能發電廠。(RHONA WISE/AFP)

【記者陳霆/綜合報導】

國際能源署(IEA)署長比羅爾(Fatih Birol)表示,自2017年以來,已動工的新核反應爐中有近九成是中、俄設計的。他警告,西方國家必須對此做出一致的行動。

比羅爾在上週四(6月30日)的一份聲明中指出上述問題。他警告,自2017年以來,87%破土動工的新反應爐使用了俄羅斯和中國的設計。

比羅爾表示,「先進經濟體已失去了市場領導地位,因為自2017年開始建設的31座反應爐中,有27座是俄羅斯或中國的設計。」

比羅爾還表示,核電是僅次於水力發電的第二大低碳排電力來源,目前在32個國家有核電廠。然而,「今日大約63%的核電能力,都來自於30年以上的核電廠,因為許多工廠是在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之後建造的」。

國際能源署位於巴黎,於1974年在石油危機後成立。比羅爾認為,核電可成為下一代清潔能源領域的主導者,但這需要各國政府和民間企業的關注,並展開一致的行動。

據國際能源署的報告,全球若想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在2020年至2050年期間,核電發電量必須翻倍。隨著西方國家努力應對氣候變化,加上烏克蘭戰爭促使化石燃料價格大幅上漲,核電很可能成為全球能源市場的重要組成,因為核電不會排放溫室氣體。

比羅爾說:「在今天全球能源危機、化石燃料價格飛漲、能源安全挑戰和雄心勃勃的氣候承諾的背景下,我相信核電有一個獨特的機會,可以捲土重來。」他呼籲,各國政府需實施政策,投資於新技術,以「確保核電廠在未來幾年安全和可持續的運行」。

同時,比羅爾還警告,發達經濟體必須趕上中俄的核能發展。他說:「核工業必須迅速解決成本超支和工程延誤的問題,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發達經濟體的新工廠建設。」

比羅爾在報告中說,「雖然現有的核電廠延役,但如果不進一步努力,發達經濟體的核電廠到2030年,可能會減少1/3。雖然核電廠延役需要大量投資,但它們發電的成本在多數地區與風能和太陽能相比,更具競爭力。」◇

延伸閱讀
廟宇匠師赴中投資 慘遭坑殺
2022年07月02日 | 2年前
救經濟?中國隔離期減半
2022年06月29日 | 2年前
俄羅斯外債違約 臺債權人遭波及
2022年06月27日 | 2年前
G7籌17兆 對抗一帶一路
2022年06月27日 | 2年前
G7將禁俄國黃金進口
2022年06月27日 | 2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