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擬改中藥名 傳統文明再遭劫

中國社科院組長陳其廣認為,中醫藥講究「地道性」,如果人名、地名都不能作為藥名的話,中藥就會澈底喪失傳統文化底蘊。圖為示意圖。(網路圖片)
中國社科院組長陳其廣認為,中醫藥講究「地道性」,如果人名、地名都不能作為藥名的話,中藥就會澈底喪失傳統文化底蘊。圖為示意圖。(網路圖片)

【記者洪昀/綜合報導】

「雲南白藥」、「風油精」等千餘種中藥,或將按照中共食藥監總局的新規定需要改名。雲南白藥如果改名,隨之帶來的損失估計超過100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450億元,下同)左右。事件引發業界及民眾爭議,指換名將澈底摧毀中醫傳統文化底蘊。

據官媒報導,中共食藥監總局1月11日公開徵求對《中成藥通用名稱命名技術指導原則(徵求意見稿)》的意見。規定稱含以下字眼的中藥,都將需換名。如:「降壓、降脂、消炎、癌」「寶」「靈」「精」「強力」「速效」或「御製」「祕制」等詞。此外,採用人名、地名、企業名稱命名的,也在此次改名範圍之內。

受此舉影響,多家上市藥企的藥品或涉及換名,包括同仁堂、貴州百靈、中新藥業、華潤三九、天目藥業、神威藥業等。

雲南白藥估損失450億

雲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技術質量總監李勁稱,假如雲南白藥需要改名,那麼雲南白藥115年樹立起來的品牌、聲譽、公眾認知或將坍塌,預估損失將超過100億元。

業內人士指,改名意味著包裝外表全部要更換,對於老字號品牌而言,會帶來非常大的無形損失,還要花費大量人力、財力重新進行市場培育。對於更名量大的企業,將耗費更多的註冊費用。如在北京一個產品註冊費需交6,600元。如果一個企業有35個產品將涉及改名,光註冊費就得23萬餘元。

中國社科院中醫藥國情調研組組長陳其廣認為,傳統中藥在命名時往往把發明人、生產地、君藥(又稱主藥)等因素加進去,如「季德勝蛇藥」「馬應龍痔瘡膏」「趙南山肚痛丸」等,這是對發明人貢獻的一種認可。

此外,中醫藥講究「地道性」,地名是最好的體現,比如雲南白藥,只有雲南白藥的藥效最好。陳其廣說,如果人名、地名都不能作為藥名的話,中藥就會澈底喪失傳統文化底蘊。

中共當權 中醫精髓恢復無望

對於中藥更名,大量網友表示不能接受:「說到底,中醫早就被西醫化了,現在繼承的也只不過是藥名。連傳統的中藥名都要更換,中共是想澈底摧毀傳統中醫文化。」

現旅居美國,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的楊超波先生,曾在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任主治醫師。他曾表示:「在中國大陸,中醫早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中醫。中藥也早已變質 。要想恢復真正中華文化的瑰寶——中醫,在現行體制下根本不可能。」◇

延伸閱讀
心血管疾病之中醫養生
2017年01月14日 | 8年前
說元宵道湯圓
2017年02月07日 | 7年前
年後瘦身 找中醫按摩者多三成
2017年02月08日 | 7年前
淺談中醫四時季節之 春季養生
2017年01月30日 | 7年前
過年小一歲!五臟保養學起來
2017年01月30日 | 7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