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5種精神疾病 來自共同基因突變

 (Fotolia)
 (Fotolia)

文/王明

近年來最大規模的遺傳和心理健康研究,獲得一項驚人的結果,5種常見的精神病,諸如自閉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躁鬱症、精神分裂症及憂鬱症,都來自共同基因的特定變異。這項發現表明,遺傳缺陷影響大腦成長,導致各種精神病的症狀,但精神病也可能受到其他基因及環境因素的制約。

共同基因的特定變異

研究結果也表示,並非每一病例都有相互的關聯性。但就基因層面而言,此5種精神疾病更像是機能障礙的連續體,而不是5種各自獨立或分散無關的疾病。

研究團隊由數十位國際研究人員組成,觀察超過3萬3千名精神病患者的遺傳基因,並和其他近2萬8千名無精神疾病的人作對照。他們採用全基因組相關性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的方法,亦即全面檢查 2個群組的 DNA。

研究報告提到:「 我們的目的是找出精神病基因體聯盟(Psychiatric Genomics Consortium) 所定義的5種精神病——自閉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躁鬱症、精神分裂症及憂鬱症,它們是具有共同基因效應的條件下,發生的特定變異現象。」

基因變異集中四處染色體

這些精神疾病存在共同基因的特定變異,有相當數量集中在基因組的4個位置:3號染色體的大塊區域;10 號染色體的另一端;及控制著細胞功能的鈣離子通道(calcium channels),其中2處非常特殊的遺傳區域。

這個發現並不讓人感到太意外。實際上精神科醫生早已注意到精神病的家族聚集現象,有些家族成員易患有某種精神病,也可能罹患其他的精神病。而自閉症曾被稱為兒童精神分裂症,直至20世紀70年代,這2種精神病才被醫界明確區分。

美國全國精神疾病聯盟的醫療部門負責人達克沃斯(Ken Duckworth)博士表示,他希望這項發現,有助於去除對精神病患者的汙名烙印。如果能理解精神病的發生過程,就不會令人感到那麼神祕和可怕。

心理健康研究學者庫斯伯特(Bruce Cuthbert)博士說:「這項新發現,可能會讓精神病人,未來接受更佳的治療。人類終於可以針對實際的生理機制,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亦即從生命的內在開始了解,而不再是僅憑猜測了。」 這項研究報告發表在《柳葉刀雜誌》(journal Lancet)上。◇

延伸閱讀
找對治療法 自閉兒媽媽展笑顏
2015年04月29日 | 9年前
網路成癮 美擬列精神疾病
2015年04月25日 | 9年前
11歲自閉男童 憑記憶繪世界地圖
2015年04月24日 | 9年前
美自閉童過生日 盡顯社會冷暖
2015年02月24日 | 9年前
研究:夫妻愛吵架 年胖5公斤
2015年01月22日 | 9年前
對「眼」下藥 厭食症治療現曙光
2015年02月04日 | 9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