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匯率釀「台灣病」?王婉諭:根源是政治

時代力量主席王婉諭資料照。(記者宋碧龍/攝影)
時代力量主席王婉諭資料照。(記者宋碧龍/攝影)

【記者常懷仁/台北報導】

《經濟學人》日前以〈台灣病〉為題發表文章,提到新台幣長期被壓在低匯率形成「台灣病」,事後美國財政部和台灣央行共同發表聲明反擊,並強調美國財政部從未要求新台幣升值。對此,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17日表示,這份聲明傳遞了重要訊息,台灣的金融穩定,是國際關注的系統風險來源,美國希望透明,而台灣也願意配合。

王婉諭在社群媒體表示,台灣的壽險曝險、匯市干預、美元部分已經不只是台美之間的經濟問題。作為全球科技供應鏈與資本流向的重要節點,台灣的金融穩定度、代工產業發展,對美國及其他國家都至關重要。

所以,王婉諭提到,這也是為何美方要求,自今年底開始,台灣必須把匯市干預資料從「半年」改為「季度」公布。這份聲明傳遞了一個重要訊息,台灣的金融穩定,是國際關注的系統風險來源,美國希望透明,而台灣也願意配合。

台灣病 王婉諭:央行不是元凶

對於《經濟學人》文章指稱,台灣央行長期壓低新台幣匯率,導致台灣經濟金融產生多項問題,如國人購買力受損、房價攀升、累積金融風險等,形成「台灣病」。

王婉諭指出,台灣病沒有單一原因,而是匯率、利率、產業結構、薪資停滯、稅制、資本流向共同形成的複合體。匯率或許是重要的原因,但絕不能忽略的重要現象是,大量的資本湧向房地產市場。

「央行不是高房價的元凶,政治才是」王婉諭強調,台灣的房屋稅、地價稅、囤房稅、全都屬於行政與立法部門的權責。央行只能用利率與管制工具「緩和」,但沒辦法重新設計國家的分配機制。

王婉諭表示,央行只能預警、修補潛在的金融風險,但沒有權力處理高房價背後的稅制問題,因為這是政治部門的題目,而不是技術問題。這就是政治真正要緊的地方,就是金主與人民之間的真正角力。

最後,王婉諭提到如何改變,她說,金主用資金與長年的關係,來影響政治人物;而人民能用的,只有選票、聲音、與願不願意持續盯著政策的決心。只有當政治人物知道選擇人民,比選擇金主更有力量,台灣才有機會走出這超穩定卻不健康的結構。◇

延伸閱讀
美台共同聲明:避免操縱匯率
2025年11月16日 | 1天前
新台幣鈔券改版 每張成本5元
2025年10月28日 | 20天前
金價回落 各國央行關注
2025年10月28日 | 20天前
主計總處:今年GDP成長保5
2025年10月22日 | 26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