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避險2兆仍難逃虧損 金管會:非死守國際準則
壽險業過去10年砸下約新台幣2兆元進行匯率避險,但仍無法完全免於匯兌損失,立委批評金管會以改變會計處理方式替壽險業善後。金管會主委彭金隆12日表示,國際會計準則IFRS 17旨在「允當表達」並非死守準則,但財委會臨時提案通過,要求金管會應研議採取其他暫行措施的可行性,需半年內提交報告。
外界質疑,壽險業將龐大資金購買美債,今年因匯率變動造成業者財報出現大額匯兌損失,但金管會卻修改會計制度,讓壽險業外匯損失沒有即時反映至損益,導致部分批評聲浪,認為金管會在幫助業者善後,不應將監理彈性與會計準則混為一談。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認為,國際規範有其公允性,業者遇到匯率升貶,為何測量一個人發燒到38度,要金管會換一個溫度計呢?對此,彭金隆強調,金管會並未替壽險業善後,這是可以專業討論的議題,就全世界使用IFRS 17現況來看,甚至有很多國家根本不採行。他說,國際準則是為了允當表達而非死守,近日才與國內會計界人士溝通,應根據每個國家不同情況來做。
但財委會最終通過臨時動議,要求金管會研議採取其他暫行性措施的可行性,來化解壽險業面對匯率變化的難處,但同時應遵守國際財報準則,忠實呈現壽險業經營成果,金管會需於半年內提交研議結果至財委會。
民進黨立委郭國文質詢時也提出銀行子行在中國曝險的疑慮,儘管對中國曝險5年來在努力下,從41%降至15%,但是僅計算銀行投資金額,可能無法實際反映到放款、呆帳與關聯交易等帶來的潛在損失。金管會表示,這部分揭露方向會作為未來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