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對美順差1200億美元 央行:避免匯率再成把柄
立法院財委會23日邀請央行總裁楊金龍進行業務報告,立委關切台美貿易順差持續擴大,恐影響台美經貿談判。央行總裁楊金龍說,估今年對美順差1,200億美元,現在也要避免被美方認定為匯率操縱國,央行更注意匯率情勢,更避免踩到美國財政部的紅線。
民進黨立委吳秉叡說,第三季出口超越以往破紀錄,央行的經濟成長預測得調高,尤其出口暢旺、訂單增加,對美國出超規模可望擴大,去年台美貿易順差是600多億,今年可能擴大到1,200多億,國家大好,但如何讓台美貿易平衡成為嚴峻的挑戰。
楊金龍說,台灣方面會增加對美國的採購,特別是在國防方面,另外,台灣經驗要複製到美國,如果台積電到美國擴大設廠,帶動周遭產業鏈一塊赴美,這也是平衡台美貿易的一種方式。
吳秉叡再提出隱憂,台灣被列為美國的外匯操縱國觀察名單中,且台灣對美貿易順差規模還將擴大,等於不利因素正在累加。
若被列為匯率操縱國是「大事」
楊金龍說,美國匯率報告有三項指標,台灣已經有兩項指標長期達標(對美國商品及服務貿易順差逾150億美元、經常帳順差對GDP比率逾3%),在第三項跟匯率有關指標如果再觸及,很有可能變成匯率操縱國,特別是在關稅談判期間被抓到把柄,這會變成很大的事件。
他說,央行非常注意相關情勢,目前有兩大目標,第一是盡量維持匯率穩定讓進出口廠商報價穩定、營運順暢;第二是台灣央行跟美國財政部討論過程中,維持關係良好、溝通順暢,並避免踩到對方的紅線。
國民黨立委林德福則關切,台美談判至今仍未定案,政府希望爭取稅率不疊加,但有何籌碼?楊金龍回應,台灣有利籌碼是美國仍需要台灣的人工智慧(AI)產品,他從報章媒體上得知,台美談判目前應是慢慢接近尾聲,稅率可望低於20%。
此外,對於「台灣模式」投資美國,楊金龍表示,台灣包含科學園區等經驗前進美國,應是台美兩國間的互利。
央行不賣黃金 考慮再買
據央行報告,截至今年9月底,央行持有黃金1,363萬盎司,主要作為新台幣的發行準備。由於近期黃金價格屢創新高,外界關注央行的黃金相關議題。
民進黨立委郭國文說,台灣央行持有的黃金「有沒有可能賣?或是只買不賣?」楊金龍說,央行不賣黃金,但如果外匯存底足夠多,有考慮再買黃金。
郭國文說,台灣在70年代時為平衡台美貿易順差曾大買黃金,「現在也面對這個問題,這一步這麼好用,為什麼不用?」楊金龍說,當時美國不承認以買黃金平衡貿易順差的方式,不過如果現在這是有效方法,央行也考慮採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