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將凋零 共軍要職現「代理模式」
二十屆四中全會後,中共一批將領被證實出事,目前一些軍中要職出現代理或降低級別配置的情況。專家們認為,這是中共軍中內訌的後遺症,屬於權力結構出問題,在角力持續的情況下,這種亂象難以收場。
中共福建艦11月5日在三亞服役,對比2019年山東艦入列儀式時眾多上將亮相,這次福建艦入列儀式只有新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升民一名上將到場,其他均為中將。外界注意到,按例應參加儀式的海軍司令胡中明、南部戰區司令吳亞男、南部戰區政治委員王文全、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部長許學強這四名上將均缺席。這次出席福建艦入列式的是海軍副司令崔玉忠中將、副政委冷少傑中將。有猜測指兩人可能代理司令、政委,主持海軍工作。
另外,在11月3日的全軍四中全會宣講會會場,坐第二排的有中央軍委機關9名中將,包括軍委後勤保障部副部長陳熾、訓練管理部副部長劉鏑、國防動員部副部長張立克、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祝傳生,軍委政治工作部三名副主任王成男、張玉堂、熊照元,軍委聯合作戰指揮中心兩名副主任董立、鄭守東。除了王成男和董立,其他7人都是在近兩個月內才晉升為中將。
獨立評論人杜政11月9日在《上報》分析,由於原來後勤保障部部長張林中將已被免了全國人大代表職務,陳熾應該已經接替了張林執掌後勤保障部。原來的國防動員部部長劉發慶中將是二十屆中央委員,缺席了四中全會,張立克應該已經接管國防動員部。今年5月全軍訓練場地觀摩活動,張又俠出席,訓練管理部部長王春中將沒有露面,劉鏑應已接替王春掌管中央軍委訓練管理部。但目前調整未見官方明確宣布,也未知是否使用代理模式。
中央軍委辦公廳主任方永祥中將,在四中全會前沒有陪同中共黨魁習近平到新疆,屬於異常缺席,代替者是中央軍委辦公廳副主任邱楊少將。四中全會上,方永祥作為候補中央委員,按順序應遞補為中央委員,卻被跳過,外界猜測他正在接受調查。邱楊近日發表署名文章談軍事治理。杜政指出,邱楊只是少將,作為中央軍委辦副主任,可能實際上掌管了中央軍委辦公廳事務。
分析:高層內訌遺留問題
對於中共軍中使用代理制,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沈明室對《大紀元》表示,這種情況是萬不得已,或是因為那些上將被調查還沒有完全定案,就臨時找一個代理人。代理模式當然讓當權者觀察代理者的能力,缺點是當事人會感到不被信任,對工作的投入會有所保留。
沈明室表示,目前習近平是名義上的軍委主席,張又俠是實質掌權的軍委副主席。兩人對人事上的調整意見未必一致,也會造成不得不使用代理制或延遲相關將領的晉升。而代理模式不能長久,因為一旦區域發生衝突,負面影響就會顯現。
值得注意的是,軍中要職出現代理模式,也使該職位變相被「低配」(調低級別配置),比如原來由上將擔任的職位變成中將,原本由中將擔任的職位變成由少將擔任。另有一些關鍵職位並非代理模式,而是直接被「低配」。如張升民升任軍委副主席沒有像前任一樣進入政治局,董軍升任國防部部長但不入軍委。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戰略與資源所所長蘇紫雲對《大紀元》表示,這種現象是中共高層涉及太子黨的路線之爭,在軍方表現為習近平和張又俠的鬥爭。中共軍方重要職位的代理模式,象徵著軍內強人的出現,強人就是張又俠。張又俠把新人提拔上來,但只讓他代理,有點像公司的試用期一樣,察其言觀其行,而「低配」的道理也類似。
據獨立評論人杜政文章指,徐才厚和郭伯雄留下的軍中賣官機制在習時代仍然有效,腐敗的運行機制未改,腐敗浸淫過的軍心依舊。各級腐敗的政工幹部,繼續為習輸送腐敗者。接下來整個軍隊的所謂少壯派,能上來的,依然會是腐敗的「兩面人」。
時事評論員李林一對《大紀元》表示,無論是關鍵職位的代理模式還是被刻意「低配」,說到底都是軍方高層內訌的遺留問題,是權力結構出問題的表現。四中全會上各方只是暫時妥協,但角力仍在持續,這種軍內亂象將成為常態,恐難收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