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醫談養生】上熱下寒最難搞,疏通中焦是一招
「上熱下寒」是中醫證型,代表身體上半部陽氣偏盛、下半部陽氣偏衰,導致上半身熱症、下半身出現寒症的「寒熱錯雜」現象。典型症狀包括:上半身易口乾舌燥、長痘、牙齦腫痛;下半身則可能怕冷、手腳冰涼、腰膝痠冷,並可能伴隨月經不順、水腫等問題。
臉上冒火,嘴容易破,喉嚨乾癢,晚上心煩睡不著,肚子與腿冰冷的。檢查半天,診斷不是內分泌失調,就是末梢循環不好,吃了一堆維生素,也沒什麼改變;吃一堆退火藥,梔子、黃連、金銀花,火是退了一點,肚子卻拉得更厲害,腳更冰冷,人更衰弱。
熱、冷同在,真難搞!
上熱下寒,是指熱跟冷同時存在一個人的身體裡,若用溫熱藥,助長上面火氣;用寒涼藥,則讓下面寒上加寒,進退兩難,身體非常不舒服。
其實,上熱下寒的原因,是中間的道路堵住了,正常人心腎相交,心火能下溫腎水,腎水能上濟心火,一寒一熱,互相交通,水火互相制約,身體呈現健康平衡的狀態。
脾胃是氣機升降的樞紐,若長期飲食不當,吃冰,喝冷,甜食、油炸,產生許多痰溼,黏黏膩膩的,就會堵住心腎的相交,心火不能下暖腎水,就在上面一直旋繞,下焦得不到心火的溫暖,就越發寒冷。上面滿臉長痘,口腔乾燥,心煩失眠,脾氣暴躁,下面肚子冷痛,大便不成形,雙腳冰冷,白帶痛經。
心腎不交,中醫有辦法
- 通中焦:是交通心腎的辦法,用辛開苦降法,讓中焦再次暢通,辛是辛辣,用生薑、蔥、蒜、花椒、肉桂,能開、能橫向走竄,把寒溼打開。
苦可讓心火下來,如苦瓜、蒲公英,把虛火導下來。生薑應用最廣,配紅糖,能補中益氣,蔥白辛溫,通陽散寒,炒菜用蔥薑蒜爆香,大有涵意在內。肉桂能引火歸元,入腎,把虛火導向腎臟。喝咖啡、牛奶、紅豆湯,都可放一些肉桂,不但風味好,還能把氣往下導。
- 少吃生冷:少吃涼拌,善用蔥、薑、蒜、花椒、八角這些辛香料。
- 勿暴飲暴食:飲食規律,可吃三仙糯米粥,就是焦山楂消肉食、焦麥芽消麵食、焦神麴消米麵,配糯米補脾胃。
- 消肝火:脾胃的升降樞紐,也要靠肝來維持正常,如果肝鬱,就會造成肝剋脾土,很多人一緊張、生氣,就胃痛,吃不下飯,或暴飲暴食,中焦也會堵住。
為什麼現在上熱下寒的人這麼多?跟生活壓力大有絕對的關係。有些人只要壓力大,跟人大吵一架,嘴巴就破了,肚子發涼不舒服,肝火帶著胃氣一起往上衝。
怒傷肝,思傷脾,疏肝可喝一點花茶,玫瑰花辛甘微溫,走肝經,疏肝解鬱,茉莉花辛甘溫,理氣開鬱。心情煩悶,胸口脹脹的時候,喝花茶,鬱結之氣就會慢慢地散開。花茶走竄力強,不要用太多。
- 多活動:動則生陽,活動可讓我們的陽氣輸佈到全身,做和緩、持續、微微出汗的運動,最好是走路。寒從腳下生,熱水泡腳也可改善下寒的症狀。
- 治慢性病:還有一種比較嚴重的上熱下寒原因,是慢性病。病久了,陰陽格拒,心腎不能相交,如糖尿病、嚴重失眠、大腸癌、肝癌、前列腺癌等,要寒熱藥並用,把身體調整回來,對疾病本身也有很大的改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