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髮不是壞事? 研究:這是天然防癌能力

有研究顯示,白髮是人體對癌症的天然防禦能力。圖為一名女子在查看白髮。(Shutterstock)
有研究顯示,白髮是人體對癌症的天然防禦能力。圖為一名女子在查看白髮。(Shutterstock)

文/記者陳俊村

隨著年齡增長,人們或多或少都會有白髮。大多數人不歡迎白髮,但從健康角度來看並非壞事。日本東京大學研究顯示,白髮可能反映人體對癌症的天然防禦能力。

東京大學研究人員檢視毛囊幹細胞如何應對DNA損傷,並揭示白髮與黑色素瘤(一種皮膚癌)之間的驚人關連。

東京大學指出,頭髮變白和黑色素瘤看似不相關,但這兩種情況可能都源自於產生色素的毛囊幹細胞如何反應DNA損傷。

這些存在於毛囊中的細胞,面臨基因毒性壓力時,必須做出關鍵決定:分化並退出系統,導致頭髮變白;或繼續分裂,長期下來可能形成腫瘤。

在人類的一生中,人類的細胞不斷遭受來自外部環境和體內因素的DNA損傷。雖然這些損傷已知會導致老化和癌症,但確切的關連,特別是受損幹細胞如何影響組織的長期健康,一直是個謎。

黑色素幹細胞(McSCs)負責產生成熟的黑色素細胞,也就是讓頭髮和皮膚產生顏色的細胞。在哺乳動物中,這些幹細胞以未成熟的黑色素母細胞存在於毛囊中,透過週期性的再生來維持色素生成。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團隊使用老鼠模型,識別黑色素幹細胞面對不同類型DNA損傷的反應。他們發現,DNA雙股斷裂時,會啟動老化性分化(seno-differentiation),也就是黑色素幹細胞會發生不可逆的分化並消失,導致頭髮變白。

另一種可能是,當黑色素幹細胞暴露於某些致癌物質時,即使DNA受損,它們也會避開分化途徑,保留自我更新和繼續分裂的能力,最終可能導致腫瘤形成。

主導研究的東京大學教授西村榮美(Emi Nishimura)說,「這項研究發現,同一族群的幹細胞,會根據壓力類型與微環境訊號,走向截然相反的命運:衰竭或擴增。」她補充,「這讓我們重新理解白髮與黑色素瘤,不是毫無關連的現象,而是幹細胞在壓力下產生的不同結果。」

值得注意的是,這項研究並非表明白髮可以防癌,而是老化性分化是一種壓力誘發的保護機制,能夠清除潛在的有害細胞。相反的,當這種機制被繞過時,黑色素幹細胞繼續存在,可能會增加罹患黑色素瘤的風險。研究成果已發表於《自然細胞生物學》(Nature Cell Biology)期刊。◇

★推薦閱讀:
延伸閱讀
候鳥先苦後甜 紅鶴遷徙延緩衰老
2025年11月03日 | 12天前
太空飛行環境 造血幹細胞老得快
2025年09月22日 | 1個月前
40+女性|髮白稀疏 關鍵在養腎
2025年07月08日 | 4個月前
失智非正常老化 照顧勿輕忽
2024年09月19日 | 1年前
內政部:112年國人平均壽命80.23歲
2024年08月23日 | 1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