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學者結緣中國 重獲平靜與健康
瑪赫納茲與穆罕默德是伊朗知名學者,擁有令人稱羨的成就,卻在壓力與病痛中,他們失去快樂。因為機緣接觸修煉後,他們重新審視自己,不僅心境轉變,兩人結下善緣,身心也重獲健康,並對古老中國產生深厚而真摯的情感。
瑪赫納茲和先生穆罕默德是有所成就的學者,在社會上具知名度。瑪赫納茲在印度讀完心理學博士後回到伊朗,並在伊朗西蒙大學任教,多次參加國際會議及發表學術論文。
心理學博士飽受心理折磨
然而瑪赫納茲表示,學術上的成功並不能給她帶來快樂,自己雖然是個心理學者,但她無法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一種不安的情緒總圍繞著她,身體上的病痛不斷,特別是三十年前車禍引發的背痛,讓她身體和精神上飽受折磨。瑪赫納茲說,那時候,她總是在心裡期盼著有什麼力量能把她拉出困境。
穆罕默德在伊朗是一位工程管理學者,從事過工程分析、諮詢及財務管理等工作,讀過很多書,知識淵博。他說:「人家都認為我很成功,其實我生活得並不開心。」他也有身體上的胃病與肩痛,為了緩解情緒,他不得不靠抽菸、喝酒來解悶。
修煉緣牽兩人結下深厚善緣
2003年某日,瑪赫納茲的一位友人來訪並向她介紹了一門功法。她回憶說,那天看功法影片是一個英語的錄像,當時她還不懂英語,只覺得那個場的能量很強、很舒服,看著看著她覺得背痛的不適感沒有了,她認為「太神奇了」。她買了波斯文的《轉法輪》,學煉之後,沒多久身體上的病痛幾乎完全好了。
穆罕默德表示,有一天心情特別低落,同事突然給他一本書,當天他就把書看完了。看完後他心裡變得很開心,特別是書中真、善、忍三個字深深吸引著他,他過去不解的問題似乎都在書裡面找到了答案,於是他也走入了修煉,一週內就戒掉了菸酒。
當時瑪赫納茲和穆罕默德還沒有相遇,天各一方,後來因為參加修煉的一個活動而使他們認識,走到了一起。
心境轉變化解學術競爭衝突
在大學任教時,教授之間的競爭很厲害,搶研究課題、搶學生,論文評價爭執等時有發生,「不少學生願意在我這裡,其他教授就有意見,我和他們打招呼,他們甚至都不理,同事之間關係很緊張。」
瑪赫納茲表示,「過去(我)總認為自己做得對,是別人的問題,修煉後開始找自己的不足,不理我的人,我主動和他們打招呼,臉上經常掛著笑容、常常誇獎同事,慢慢的和同事的關係也融洽了。」她覺得自己的心態完全不一樣了。
穆罕默德修煉後在心性上,與妻子瑪赫納茲有相同的經歷和感受,他說,由於自己閱歷廣,工作能力強,以前也總認為自己比別人好,修煉後,他開始重新審視自己過去的成功,找到了很多不足,心境也變得越來越平穩。
瑪赫納茲在國際學術會議上介紹法輪功。(明慧網提供)
國際會議揭活摘罪行震撼伊朗
伊朗和中共經貿往來密切,當地許多人對中共存有朦朧好感,為幫助伊朗人了解中共本質,瑪赫納茲用波斯文翻譯加拿大人權律師麥塔斯和前亞太司司長喬高出版的《血腥的器官摘取》,在2012年出版並售罄。同年11月,她出席德黑蘭國際人權會議,就活摘器官與新書出版作報告,經媒體報導後,在對外相對封閉的伊朗社會引起了強大反響。
會議期間,中領館還從中施壓,阻止瑪赫納茲在會議中講述中國法輪功學員遭到的迫害,導致她的文章沒有全部出現在會議冊子中,但瑪赫納茲在會上的報告,已經讓所有與會者感到震驚。
穆罕默德特別想對華人朋友說,中共誣陷法輪功,是為了它們的政治利益,不要上它們的當,一定要自己親自去了解,作出自己的判斷。
瑪赫納茲夫婦表示,越深入了解法輪大法,越為成為大法修煉者而感到自豪,同時也對古老中國產生了深厚情感,看到中國人就覺得特別親,於是期盼能在自由修煉、華人較多的地方生活,最後他們選擇了加拿大,並定居在溫哥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