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醫師久病纏身 親證生命出現奇蹟
十三年前,比特還是一名飽受病痛折磨、瀕臨絕望的醫師。身為治病救人的大夫,他卻無法治療自己的疾病,每日只能靠藥物維生。為尋求精神寄託,他嘗試各種門派,也讀了很多書,最終,他獲得自己行醫生涯中最難以置信的奇蹟。
印度西孟加拉邦(West Bengal)位於恆河平原東部,首府加爾各答是印度的第七大城市。每年初當地舉行的加爾各答圖書博覽會,是當地最盛大的文化活動之一。
自2015年起,加爾各答醫學院整形外科主任比特博士(Dr. Utpal Bit)每年都會應邀參加書展;展覽中有兩本孟加拉語書,是比特自行下載中文書,用中英文對照辭典,自學漢語拼音,並花費三年時間完成翻譯及出版。
病痛折磨 長期依賴抗生素維生看到神采奕奕的比特,讓人無法想像13年前的他曾是一名生不如死的患者。比特在年少20歲時就患上了折磨他30多年的慢性支氣管哮喘,而且還對多種物質過敏,包括灰塵、花粉、棉花、甚至冷空氣,由此又引發了反覆的呼吸困難,咽喉感染、皮膚病和高血壓等;因為長期服用類固醇導致骨關節炎,每次走路和爬樓梯時,他都雙膝疼痛難行。
作為治病救人的大夫,他卻無法治療自己的病痛,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變成了奢望,他每天依賴吸入藥物和抗生素維生;活著已成為他和家人都痛苦不堪的負擔。
身體煥然一新 令人難以置信比特2004年開始尋求精神寄託,他拜過很多導師、學過各種門派。直到2011年10月,一位朋友向他介紹了一門功法,令他驚訝的是學煉的第一天,哮喘就神奇般的消失了;以前因為哮喘,睡覺時他不能平躺,睡著後還常常因為窒息而驚醒,而當天晚上,他睡了一個久違的好覺。
回首過往,比特說:「我曾嘗試過不同的靜坐和修行法門,它們就像是給機器加點潤滑油,讓機器更好的運轉。而現在則是給我換了一個全新的機器,連零件都煥然一新。我在加爾各答醫院每天接待很多病患和處理各種急重症,做過上千例手術,而我自己的變化則是我在醫生生涯中最難以置信的奇蹟。」
幾個月後,他的膝蓋也不再疼痛,走路和爬樓梯都恢復了正常,現在六十多歲的比特感覺擁有四十歲的精力和體力,可以連續走幾個小時的路而不覺得累,這是連他在30幾歲時也不敢奢望的事。
境界提升 性格蛻變判若兩人幾十年的教育和閱歷都讓比特覺得自己很了不起。 比特說,以前他是個非常自以為是的人,別人不順他的意,一點小事都能讓他生氣;在家裡他是說一不二,想要讓他聽太太的,那是不可能的事。他也很看重金錢和名望。
一次系裡有五位醫學生參加專業考試,其中一人公開表示質疑評分不公,比特也發現,兩名學生給出相同的答案,但得分卻是一高一低。完成調查後,他告訴這位學生,評分確實有問題,這是他的責任,應該要有更嚴謹的評分機制。
同事們聽說後,都很驚訝他的態度,有人甚至覺得老師怎麼能向學生道歉呢?比特說:「(修煉)讓我謙遜了很多。一個人很難承認自己的錯誤,但是現在我不覺得有那麼難了。」
慢慢的他發現自己追求名利的心放淡了;碰到矛盾,他也學會用真、善、忍原則來分析自己的想法和行為,找出不足並努力改正;現在他變得柔和而寬厚,很多事也會和太太商量。
中文書譯孟加拉文 造福鄉民因為自身的變化受益良多,比特希望能有更多人來了解修煉,但當時相關書籍只有印度語和英語兩種語言,而在西孟加拉邦,大多數人講孟加拉語,很多人無法閱讀,於是他決定將中文書翻譯成孟加拉語版。
於是從2013年起,他開始長達三年的翻譯和出版旅程。為了更好的理解原著,他開始學習中文,買來中英文對照辭典,並學習漢語拼音。即使困難重重,他仍覺得要堅持下去,有時忙不過來時,一家人也都來幫忙。
「皇天不負苦心人」,孟加拉語《轉法輪》和《法輪功》相繼出版。比特說:「如果沒有師父的幫助,我根本做不到這一切。每當遇到困難,我就努力去戰勝它,就會出現轉機,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最後他說:「修煉後這十年,對我來說才是真正的生命,我知道了生命的意義。法輪大法的光芒點亮了我的生命,也照耀著我接觸到的每一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