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體字鞏固我文化主權 抗中共軟實力入侵
法國籍YouTuber「酷」推出最新企劃《中文怪物》,以正體中文為核心,邀請百位在台外國人比拚中文,更將台灣在地用語放入關卡中。專家表示,正體中文代表傳統文化的延續,相較於過去學術或官方推廣,《中文怪物》以新穎媒體方式推廣中文,影響力佳且更能被大眾接受。
華語是全球第二大語言,近年來在歐美主流教育體系中掀起「華語熱」。然而,華語學習的選擇已不僅是語言工具,更涉及文化與政治認同。
中共過去在海外設置孔子學院,因為涉及政治滲透與意識形態輸入,遭多國政府與學界禁止。在此背景下,臺灣華語文學習中心(TCML)逐漸崛起,在國際間建立了聲譽與信任基礎。
近期法國籍YouTuber「酷」斥資500萬元,打造大型中文挑戰的實境節目《中文怪物》,邀請100位外國人參賽,題目設計充滿台灣在地特色與用語,像是「中獎」同時意指懷孕等,引發台灣觀眾共鳴。「酷」透露,希望藉此啟發更多外國人學中文,並吸引他們來台灣練習中文。
如今,在《中文怪物》節目中突顯正體字優勢,這對於台灣在國際上推廣正體字及捍衛中華文化的正統性,或是區隔兩岸政治體制有何種政治意涵?中央大學客語暨社會科學學系兼任副教授曾建元向《大紀元時報》表示,「全球都應使用正體字」,對外國人來說,若想在沒有受到共產黨文化汙染或黨國體制政治干涉的自由環境下學習中文,現在只剩下台灣。
曾建元說明,中國在文化大革命後傳統文化已消失殆盡,反觀台灣的文化傳承沒有中斷且深入人心,台灣無疑是一個文化資源及學習資源相當豐富的地方。
延續傳統文化 無政治汙染
台灣安保協會副祕書長、黑熊學院首席顧問何澄輝向《大紀元時報》表示,台灣文化及其傳承的正體中文,某種程度上代表著傳統文化的延續,透過軟實力來行銷台灣,與中國做出區隔,一直以來都是比較好的方式。過去這類推廣主要集中在學術層面,例如透過學校交流、校際合作,以及官方媒體宣傳。
何澄輝表示,《中文怪物》比較特殊,是由民間發起,採取新穎、流行的媒體方式,其影響力顯然優於過往,更容易讓大眾接受。以這種方式推廣中文,很值得鼓勵及讚許,也必然會產生效果,這與中共官方外宣體系內容有很大的區隔,並能清楚識別兩者的優劣及差異。
何澄輝認為,台灣在國際上推廣正體字與在地文化的行動,削弱了中共採取文化軟實力侵台的情境,對兩岸文化軟實力產生一定的政治效應。
此外,曾建元提到,台灣受西方法治人權文化的影響,充分尊重人權、個人意見,加上社會多元開放,台灣人能接納不同的種族和文化。外國人在台灣可以自由發展,在這樣集體的心理狀態及台灣開放、自由的社會條件下,台灣當然是學習中文、中華文化的最佳選擇。
台灣自由多元 安全便利
在孔子學院逐漸被歐美封殺的背景下,現今國際學生學習華語的動機是否已經超越語言本身,想要到台灣這個追求自由、開放、民主國家學習中文?曾建元說,「部分原因確實如此」,中國在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統治下,挑戰全球普世價值和美國霸權,其專制形象暴露無遺,再加上其任內不斷緊縮言論空間,國安法律頻出,這都引發寒蟬效應,家長難以放心讓子女到這種專制國家讀書。相比之下,台灣的自由、多元、有趣,以及作為現代化國家,在公共設施、生活便利性上具有優勢,自然極具吸引力。
何澄輝也說,中國在極端擴張性民族主義、排他、仇外氣氛盛行下,前往中國學習中文變得非常不安全,許多人望而卻步,使得台灣成為另一個學習中文的選項。台灣社會整體活力旺盛、社會安全穩定、價值觀長期與自由民主契合,相當有吸引力。
何澄輝表示,台灣除了有傳統文化的積累,近年來的表現、魅力,加上科技發展和生活便利的優勢,使台灣成為外國人更好的選項。《中文怪物》節目也進一步強化「來台灣是更好的選擇」的觀念,這將深化此理念並帶來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