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禁廚餘養豬 因多數縣市不贊成

總統賴清德24日表示,2018年他在行政院長任內開會討論是否禁用廚餘餵豬,多數縣市認為貿然禁用將使龐大廚餘無法處理。資料照。(記者宋碧龍/攝影)
總統賴清德24日表示,2018年他在行政院長任內開會討論是否禁用廚餘餵豬,多數縣市認為貿然禁用將使龐大廚餘無法處理。資料照。(記者宋碧龍/攝影)

【記者吳旻洲、袁世鋼/台北報導】

台中市爆發疑似首例非洲豬瘟疫情,外界質疑疫情原因來自中央開放「廚餘養豬」政策。總統賴清德24日表示,2018年中國爆發非洲豬瘟後,當時他在行政院長任內召集各縣市討論是否禁用廚餘餵豬,多數認為貿然禁用會讓龐大廚餘無法處理,暴露在自然環境下更容易造成病毒流竄傳播。

台中市爆發疑似首例非洲豬瘟案例,一處使用廚餘的養豬場有豬隻異常死亡,經獸醫研究所檢出為非洲豬瘟陽性。賴清表示,非洲豬瘟並非人畜共通傳染病,目前行政院要求全國禁屠宰、禁運,確保疫情調查後能了解爆發原因,作為後續防治工作依據,並確保未來市面上的豬肉都能健康、安全,讓民眾吃得安心。

賴清德說,2018年中國爆發非洲豬瘟後,東南亞其他國家陸續淪陷,台灣嚴陣以待。他特別在中央成立非洲豬瘟防治應變中心,也邀請各縣市至屏東縣演練疫情爆發前後等緊急應變防治工作,同時在全國增加非洲豬瘟檢疫量能,希望早期發現及防治,避免疫情擴散。

他表示,非洲豬瘟從外國、外地來到台灣,當時行政院做了一連串境外防治措施,包括在機場增加建置X光機、要求入境旅客行李箱全須經X光機檢驗以免夾帶豬肉、在機場及飛機上宣導以避免旅客誤觸法律,還修法嚴懲攜帶豬肉製品入境的行為。

賴清德表示,很可惜幾天前台中出現非洲豬瘟新疫情,行政院長卓榮泰第一時間召開應變會議,提出幾項應變措施,皆是正確、具體有效的作為,希望各縣市能配合。只要在潛伏期15天內做好疫調工作,若未再有其他地方爆發病例就可稍微放心。後續檢討及各縣市防疫工作務必要持續加強,不可放鬆,境外管制也要強化,避免境外染病毒的豬肉製品再進到國內。

至於是否禁用廚餘,賴清德表示,他擔任行政院長時曾經召集各縣市首長開會,多數縣市不贊成禁用廚餘餵豬,原因不是為了8%黑毛豬產業,而是每個縣市都有龐大的廚餘無法處理,若貿然禁用,廚餘到處流竄、暴露在自然環境下,病毒傳播會更加容易。

因為部分縣市有能力去化、處理廚餘,會議結論是想要禁用廚餘餵豬的縣市必須做好廚餘去化工作,包括一天處理多少量、去處都務必要確實掌握,以免廚餘流竄;若要用廚餘餵養豬隻,蒸煮設備要合乎規格,達到90℃度以上並蒸煮超過1小時,達到科學標準才能確保病毒死亡。

賴清德也喊話,希望全國民眾能支持政府,各地方政府也應共同合作,一起面對這波疫情,避免擴散,只要大家團結合作,採取正確防疫作為就有能力控制疫情,對台灣產業的衝擊才會縮減到最低。

高雄全面禁廚餘養豬

台中市爆發國內首起疑似非洲豬瘟案例,高雄市政府及時攔截300公斤問題肉品流入市面。高雄市長陳其邁24日表示,中央、地方必須互相配合防疫工作,像COVID-19(中共肺炎)疫情時一樣,台灣可說是全球防疫的模範生,最大原因就是不管是人民跟政府,或是地方跟中央政府都能合作無間。防疫如同作戰,不能有任何破口,非洲豬瘟的傳染力非常強,稍有不慎就可能影響台灣數千億元的養豬產業。

陳其邁說,尤其目前還不知道感染源從哪裡來,可能是廚餘、工作人員或其他豬場,必須將所有的可能感染源找出來,任何證據或是機會都必須趕快釐清,否則其他縣市也可能被感染;豬隻流向必須跟時間賽跑,市府也加強稽查整個肉品市場通路,務必落實肉品履歷。

此外,市府也加強對廚餘的管控。陳其邁強調,短時間內環保局會協助餐飲業者跟市民、商家做好廚餘去化工作。他建議,未來不要再使用廚餘餵豬,短期內因應防疫策略暫停廚餘餵豬,中長期應協助地方政府強化廚餘去化,並評估推動輔導業者停用廚餘餵豬的管理策略,作為防疫措施來保護國家畜牧產業。

農業局表示,為持續強化畜牧防疫作為,全面提升生物安全管理層級,全市4家以廚餘餵飼的養豬場,經確認均已全面改以飼料取代,防堵疫病可能經由廚餘傳播之風險。未來將全面輔導豬農轉型,改以飼料餵養,市府將補助轉型所需設備,以降低豬農損失。◇

★相關閱讀:
延伸閱讀
賴清德:以行動實踐循環經濟
2025年10月23日 | 5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