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無人機製造商大疆罕見大降價 或以價換市

大疆近期推出促銷,但降價幅度過大引發爭議。圖為大疆無人機。(Robyn Beck/AFP)
大疆近期推出促銷,但降價幅度過大引發爭議。圖為大疆無人機。(Robyn Beck/AFP)

【記者李清源/綜合報導】

10月9日,大疆創新(DJI)一場橫跨多款熱門產品的限時促銷活動拉開帷幕,最高直降900元(人民幣,下同)的「驚喜」迅速引爆社群媒體,卻也引發消費者「剛買就降價」的集體吐槽。

消費者落入商家購物陷阱

深圳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英語:SZ DJI Technology Co., Ltd.),簡稱為大疆(DJI),是一家以生產、研發民用無人機、航拍器材、攝影等光學系統及車載零件為主的科技公司。

10月9日凌晨0時,大疆官方商城及多家電商平台同步促銷,Osmo Pocket 3標準版從3,499元降至2,799元,全能套裝版從4,499元降至3,599元,Action 4運動相機最高降949.8元,戶外電源Power 1000 V2直降900元。活動持續至10月14日24時,定位為「雙11預熱」,涵蓋雲台相機、運動相機、無人機等多達十餘款產品。

對許多消費者而言,這卻是「喜從天降,憂從心起」。據「鳳凰財經」報導,孟濤(化名)10月5日在山姆會員店以3,519元購買Pocket 3套裝,當時店員堅持現場拆封啟用,並把拍攝過程作為「防偽」紀錄。孟濤本來有些猶豫,但想到山姆的「7天無憂退貨」政策,便同意了。

10月6日,孟濤刷到電商平台的公告:Pocket 3套裝版將於10月9日起開展限時促銷,價格最高直降900元。隨後他發現山姆同款套裝價格,已降至2,859元,相當於打了8.1折。「降一兩百我還能接受,現在快700元了,誰受得了?」他向山姆求助,卻被告知「已啟用產品不適用無理由退貨」。

類似遭遇並非個例。上海女士王豔(化名),10月1日在大疆授權店花4,200元入手Pocket 3全能套裝,圖的就是即買即用、記錄旅行點滴。沒想到10月4日官方預告降價後售價3,599元,直降600元。她多方聯繫,大疆客服先稱「線下不享價保」,後改口「僅保10月2日後訂單」。

自大疆預告降價以來,社媒平台湧現出大量「維權」聲音,不少剛下單的消費者自嘲成了「大冤種」(指因蒙受冤屈而悶悶不樂的人,現常指做了傻事、吃虧的人)。

大疆官方客服回應稱,「實體門市和線上平台會根據不同的活動節奏和方案提供各類優惠形式,因此各管道的活動政策可能會有所差異」。大疆表示,這是「雙11」的常規促銷安排,目的是幫助消費者提前規劃購買決策,目前正通過各個管道積極溝通,為用戶提供清晰指引與必要支持。

山姆超市10月10日回應界面新聞稱,針對10月2日至8日購買大疆產品的會員,推出「特殊補償方案」,可憑購買憑證在10月31日前到實體門市辦理,以確保會員權益得到充分保障。

清庫存或新品上市前的促銷?

對此風波,大疆雖強調「促銷助規劃購買」,但缺乏降價前預警,無疑加劇了消費者的「背刺感」。在內捲市場,品牌忠誠或許正被價格戰稀釋。大疆為何冒著觸發消費者維權的風險,啟動力度空前的降價?

首先是中國國內經濟放緩和影像設備市場的激烈競爭。據「鳳凰財經」報導,大疆Pocket 3系列產品上市近2年、銷量破千萬台,已步入生命週期末期,市場早有傳聞其疊代款Pocket 4將在2026年第一季發布。按行業慣例,新品上市前,舊款降價清庫存是常態,用戶用慣了舊款,下次換設備更易優先選同品牌新款。但這波降價幅度遠超常規,顯然不只是清庫存。

「鳳凰財經」認為,大疆此次降價清庫存只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築造「價格護城河」,逼新入局者高價難售,或低價虧本,延緩其滲透,為新品上市爭取喘息。這是消費級影像市場「生死攻防」的縮影。

根據〈2025~2031年中國智能影像設備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數據顯示,大疆在全球智能影像設備市場的市占率出現明顯下滑,從2023年的19.1%降至2024年的13.2%。而其競爭對手影石創新(Insta360),全球市占率從28.4%提升至35.6%。

面對專業賽道的緊逼,大疆7月底推出Osmo 360全景相機,對戰影石X5,以比對手低出800元的2,999元進入市場,而此次降價更是到了2,585元。甚至部分地區再享有15%補貼,價格低至2,197.25元。

更棘手的是那些跨界入局的手機巨頭。OPPO已啟動手持影像設備項目,預計2026年發布;vivo去年底推出雲台相機,首款產品開模在即,明年上市。這些手機廠商憑藉影像技術、供應鏈優勢及海量門市,威脅巨大。若它們將影像設備與手機生態打通,拍的影像直接上傳手機剪輯、一鍵分享,這種「無縫體驗」可能澈底改變用戶習慣,對大疆才是真正的衝擊。

另外,此次大疆降價的產品中也包含航拍無人機系列,此次降價發生在其美國市場的處境日益艱難的背景之下。對於激烈的國內行業競爭以及國外的封堵,大疆「以價換市」。然而,對於大疆風險自不待言,大幅讓利弱化了高端形象,實體門市體系更被打亂,「維權潮」即是明證。但在大疆看來,用短期利潤換市場黏著度,或許是當下「最優解」。

分析認為,隨著更多廠商湧入,影像市場將更內捲,經營環境惡化,這場降價僅是開端。未來,誰能守住「口袋神器」的王座,拭目以待。◇

★相關閱讀:
延伸閱讀
中國外送業補貼大戰的商業真相
2025年09月25日 | 24天前
美擬祭新規 限制中國無人機進口
2025年09月07日 | 1個月前
中國三大國有航空 上半年虧損202億元
2025年09月01日 | 1個月前
消費者大利多 無糖茶、電動車降價
2025年08月20日 | 2個月前
萬華化學淨利大降 陸半數化工品虧損
2025年08月19日 | 2個月前
中國同業競爭加劇 無印良品掀關店潮
2025年08月18日 | 2個月前
反內捲 廣東快遞漲價五成
2025年08月07日 | 2個月前
川普點名17家藥廠降價 限60天內回覆
2025年08月01日 | 2個月前
無訊不傳 以色列軍方停用比亞迪
2025年07月13日 | 3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