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內捲 廣東快遞漲價五成

中國經濟失速,各行業內捲嚴重。近日,廣東快遞以反內捲(惡性競爭)為名漲價,漲幅高達50%,引發熱議。
據《南方都市報》8月6日報導,在各行業「反內捲」的背景下,快遞行業的新一輪漲價正在到來。8月4日起,廣東省快遞底價每票整體上調0.4元(人民幣,下同),均價漲至1.4元以上。按照有關部門要求,各家均不得低於1.4元成本價攬收,否則將遭受重罰。
多位快遞企業人士對記者證實了該消息,「確實是漲價了,0.1kg不能低於1.4元,已經開始了。」快遞底價(也稱為發貨價)是指快遞公司或物流服務商為寄送包裹所收取的費用,主要影響電商賣家。
聚焦數智化快遞物流產業鏈的全媒體「快遞觀察家」發文說,快遞漲價年年有,今年來得有點早。8月初,繼義烏小幅漲價之後,廣東迎來大幅漲價。
按照相關「反內捲」要求,廣州、佛山、中山、深圳等地0.1公斤發貨價格不得低於1.4元,揭陽、汕頭等潮汕地區同步跟進,這意味著各家在現有價格基礎上上漲0.4~0.5元,漲幅高達50%。
文章說,有業內人士擔憂,此輪漲價與之前一樣,剛開始異常高調,給客戶下發漲價通知,結果客戶選擇其他快遞,最後導致漲價不了了之。在電商同樣內捲的情況下,不少賣家的利潤來源於快遞費,如果快遞行業無法統一行動,漲價將再一次成為鏡中花。
北京餐飲協會呼籲抵制內捲
此外,北京市餐飲行業協會8月5日發布倡議書稱,「內捲式」惡意競爭會嚴重擾亂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擠壓企業合理利潤空間,侵蝕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根基,更阻礙整體經濟的提質增效。
倡議書提出,不得為排擠競爭對手或獨占市場就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傾銷;不利用市場優勢地位強制交易相對方(如下游商家、供應商)承擔不合理比例的補貼;不透過「流量傾斜」、「搜索降權」算法等手段變相強制參與非自願的價格戰;抵制排除「二選一」、「獨家合作」等排除或限制競爭的壟斷行為;不得通過「先漲價後補貼」、虛構原價、虛假宣傳等方式誤導消費者;不以「免單」、「0元購」等「超低價」為噱頭捆綁銷售或隱瞞附加不合理費用等。
對此,網友質疑,「要不要先說說如何做到區內餐飲衛生安全監管的?」、「本身就過剩,不捲行嗎?降價都沒人吃,何況漲價了。」、「治理『內捲式競爭』根本不是什麼協會就能辦到的。如此倡議不過是表表態罷了。」
也有網友表示,「內捲的根本原因是電商平台的唯價格指向,讓所有同類企業都在低水平、低層次同一緯度廝殺,生產盲從、浪費、內捲無法跳出,因為電商壟斷了銷售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