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2奈米機密遭外洩?國科會:最重可判12年、罰1億

台積電日前驚傳2奈米製程機密外洩案,引發各界對國家核心關鍵技術保護的關注。國科會6日強調,《國家安全法》中「經濟間諜罪」的重罰條款,有明定竊取國家關鍵技術的營業祕密,可處最高12年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1億元罰金。
台積電爆發2奈米技術外流案件,涉案人員包含已遭解職的現職與前工程師,檢調單位已依違反《國家安全法》聲押陳姓等3名主要涉案人獲准。台積電也證實,經內部調查發現涉及營業祕密洩漏,已對違規人員進行嚴厲懲處並採取法律行動。
由於台積電的2奈米製程技術,早在2023年國科會就公告列為國家核心關鍵技術,涵蓋14奈米以下晶片製程、關鍵氣體、化學品與設備等,重要性不言而喻。台積電2奈米製程預計年底量產,客戶包含蘋果、輝達(NVIDIA)與高通等科技巨頭,是維繫台灣居於全球領先地位的核心技術。
國科會6日指出,為強化對國家關鍵產業的保護力度,《國家安全法》已明定「經濟間諜罪」,如為外國勢力竊取國家核心關鍵技術的營業祕密,檢調單位將依法偵辦不法外流情形,並加重刑責,最高可處12年有期徒刑,併科新台幣1億元罰金。
針對國家核心關鍵技術的認定與管理機制,國科會進一步說明,依《國家核心關鍵技術認定辦法》規定,關鍵技術的認定需由產官學研界組成的審議會進行,且該審議會每年至少召開一次,以確保清單能與時俱進、涵蓋國家安全所需保護的技術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