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丹夜晚的歇腳處 再訪熟悉的積木屋

2019年她曾與小兒子住在著名的「積木屋」旅館,如今再次踏入,回憶與當下交疊。(Nina  Chen提供)
2019年她曾與小兒子住在著名的「積木屋」旅館,如今再次踏入,回憶與當下交疊。(Nina Chen提供)

【記者廖儷芬/報導】

2025年9月25日傍晚六點多,天空被染上了橘粉色的晚霞。來自台灣的空拍達人Nina Chen拎著行李走進了贊丹(Zaandam),這座以運河與獨特建築聞名的小城。這裡對她而言並不陌生,2019年她曾與小兒子住在著名的「積木屋」旅館,如今再次踏入,回憶與當下交疊,彷彿時間在此停留。
旅人往往在「抵達」的瞬間,才真切感受到一整天的重量。Nina笑說,這一天光是搬行李就像完成一場小型耐力賽,好幾次拖著行李在城裡穿梭。直到與飛狗巴士幾乎同一時間抵達住宿處,那股「終於到達」的踏實,才讓她放下肩上的負擔。

造訪荷蘭贊丹的積木屋。相隔5年,nina Chen再度造訪荷蘭贊丹。(Nina Chen提供)
2025年9月25日傍晚六點多,天空被染上了橘粉色的晚霞。2025年9月25日傍晚六點多,天空被染上了橘粉色的晚霞。(Nina Chen提供)
來自台灣的空拍達人Nina Chen拎著行李走進了贊丹(Zaandam),這座以運河與獨特建築聞名的小城。來自台灣的空拍達人Nina Chen拎著行李走進了贊丹(Zaandam),這座以運河與獨特建築聞名的小城。(Nina Chen提供)

晚餐的驚喜與挑戰
在歇腳之前,最重要的是填飽肚子。Nina走進了一間餐廳,原以為能在河港城市品嚐魚料理,卻發現菜單上並沒有海鮮。於是她點了一份豬肋排,沒想到端上桌的瞬間,分量之大讓她愣了一下。
厚實的肋排鋪滿整個大盤,旁邊還附上沙拉、醬料與一大份薯條。「這份量太驚人了!」她忍不住笑著說。雖然味道鮮美,但吃到一半便已感到飽足。薯條則幾乎原封不動,還完整地待在碗裡。旅行的餐桌上,有時食物不只是飽腹,更是一種記憶的標記,這一夜的驚訝與飽足,成了她在贊丹的第一個印象。

Nina走進了一間餐廳,原以為能在河港城市品嚐魚料理,卻發現菜單上並沒有海鮮。Nina走進了一間餐廳,原以為能在河港城市品嚐魚料理,卻發現菜單上並沒有海鮮。(Nina Chen提供)
厚實的肋排鋪滿整個大盤,旁邊還附上沙拉、醬料與一大份薯條。厚實的肋排鋪滿整個大盤,旁邊還附上沙拉、醬料與一大份薯條。(Nina Chen提供)

城市夜色的陪伴
飽餐後,Nina沿著運河散步。夜晚的贊丹多了一份靜謐,街燈映在水面,樹影隨風搖曳。她拍下幾座小橋,簡單的白色欄杆在黑夜裡顯得格外清晰。建築的玻璃窗透出光亮,店家雖已陸續打烊,但仍能看見人們走動的身影。
與白天的熱鬧相比,夜晚的城市步調緩了下來。她慢慢走過每一個轉角,經過餐廳、商店,最後停在那棟標誌性的「積木屋」旅館前。夜色下,綠色與藍色交錯的外牆在燈光襯托下更顯奇特,倒映在水面,像是一幅拼貼畫。

飽餐後,Nina沿著運河散步,贊丹多了一份靜謐。飽餐後,Nina沿著運河散步,贊丹多了一份靜謐。(Nina Chen提供)
建築的玻璃窗透出光亮,充滿贊丹特色。建築的玻璃窗透出光亮,充滿贊丹特色。(Nina Chen提供)
這棟旅館像是一幅拼貼畫。這棟旅館像是一幅拼貼畫。(Nina Chen提供)
積木旅館的夜拍。積木旅館在夜色下更加壯麗。(Nina Chen提供)

旅途裡的小確幸
旅行不全然是壯闊的景色與精彩的景點,更多時候,是這些瑣碎卻鮮明的片段:行李的重量、餐點的驚喜、夜色的靜謐。這些小細節堆疊起來,構成了旅程真正的記憶。
對Nina而言,這一天的結尾或許不是壯遊式的大事件,而是一份「吃不完的豬肋排」、一條「夜裡的運河」與一棟「久別重逢的積木屋」。這些畫面串連起她的旅途,也讓下一段旅程有了更溫柔的開場。

旅行不全然是壯闊的景色與精彩的景點,更多時候,是這些瑣碎卻鮮明的片段。旅行不全然是壯闊的景色與精彩的景點,更多時候,是這些瑣碎卻鮮明的片段。(Nina Chen提供)
行李的重量、餐點的驚喜、夜色的靜謐。這些小細節堆疊起來,構成了旅程真正的記憶。行李的重量、餐點的驚喜、夜色的靜謐。這些小細節堆疊起來,構成了旅程真正的記憶。(Nina Chen提供)
贊丹街景。贊丹街景。(Nina Chen提供)
綠橋曲線,連接兩岸街屋與運河。綠橋曲線,連接兩岸街屋與運河。(Nina Chen提供)
旅途裡的小確幸,是從一連串的經歷堆疊出來的。旅途裡的小確幸,是從一連串的經歷堆疊出來的。(Nina Chen提供)
延伸閱讀
高空與老屋之間 台北兩種咖啡時光
2025年08月24日 | 1個月前
白布帆堤防的初秋 甜根子花迎風
2025年08月24日 | 1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