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民生用電漲3.12% 四口之家估最多月增70元

為反映成本並紓解台電鉅額虧損壓力,經濟部電價費率審議會19日正式拍板,10月起民生電價將採分級距調漲,平均漲幅3.12%,影響全台約1,400萬用電戶;產業用電則考量已足額反映成本,決議凍漲,整體電價平均調幅為0.71%。
經濟部19日召開114年第二次電價費率審議會,會中台電公司報告指出,自111年至113年,國際燃料價格大幅波動,為穩定物價,售電價格始終未能完全反映成本。儘管近期燃料價格回落,但截至今年7月底,台電累積虧損已高達4,179億元,且先前爭取立法院支持的預算撥補案均未通過,財務狀況極度嚴峻,已影響穩定經營。
審議會委員衡酌台電財務困境與健全電價結構的必要性,並綜合考量產業衝擊及民眾負擔能力後,決議採取「產業凍漲、民生微調」的差異化調整方案。
產業凍漲 小商家月增70元內
經濟部說明,產業用電現行費率已足額反映供電成本,故維持先前對衰退產業的減調或凍漲等照顧措施,避免衝擊產業競爭力。
但民生電價長期低於成本,必須適度合理化。經濟部表示,目前住宅平均電價每度2.77元,遠低於台電今年前7個月的平均售電成本3.80元,因此決議採三段式累進調漲:住宅用電700度以下,每度調漲0.1元;701至1千度,每度調漲0.2元;1,001度以上,每度調漲0.4元,以鼓勵節約用電。
在小商家部分,為降低對物價的衝擊,僅700度以下用電每度微調0.1元,701度以上則不調整。
經濟部試算,在新費率下,一般約700度用電的四口之家,每月電費最多增加70元;小商家每月電費同樣最多增加70元。本次調整預估可為台電帶來每年約64億元的收入。
均漲0.71% 影響1400萬戶
根據台電資料,住宅用戶約1,377萬戶,其中,每月用電700度以下住宅戶數約占整體93%;小商店則約105萬戶。
另外,為照顧弱勢與特定團體,包含農漁業、各級學校(從幼兒園到大學)、社福團體及使用維生輔具的身障家庭,其電價將不予調整。
針對電價上漲可能帶來的通膨效應,經濟部指出,本次整體電價平均調幅0.71%,預估將影響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約0.0133個百分點,衝擊相對輕微。
10月電價調漲方案
每月用電 | 每度增加 | 平均每月 | |
住宅 | 330度以下 | +0.1元 | 最多+33元 |
700度以下 | +0.1元 | 最多+70元 | |
1千度以下 | +0.1至0.2元 | 最多+130元 | |
1,001度以上 | +0.1至0.4元 | 至少+130元 | |
小商家 | 700度以下 | +0.1元 | 最多+70元 |
701度以上 | 不調整 | ||
農漁、學校、社福團體不調漲 |
資料來源:經濟部 記者鄭琦/製表
工商界憂引發物價上漲壓力
針對電價調整,工商協進會表示,肯定產業用電不調整的決議,有助於維持台灣產業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穩定營運,避免削弱出口與投資動能。不過,民生與小商家電價調整,可能會直接反映在消費端,引發物價壓力,特別是中低收入戶家庭,政府應密切觀察物價變化,適時端出因應措施維護市場信心。
工商協進會強調,政府應更積極推動能源轉型政策的務實調整,同步推進台電的財務與效率改革,才能避免未來一再因成本壓力被迫調漲電價。同時,面對下週召開的最低工資審議委員會,工商界也呼籲在保障勞工權益與避免加劇企業成本壓力之間,尋求務實平衡。
藍委:台電買貴綠電 電價續升
國民黨立委楊瓊瓔表示,廢掉核電買貴綠電,當然會虧錢,能源政策「錯到底」,未來隨著綠電加入併聯增加,電價還會持續上升。過去三年來,台電已連續獲得政府三度撥補,共高達3千億元,並五度調漲電價,卻仍然虧損不斷,問題根源就在於政府的非核政策導致發電成本暴增。
楊瓊瓔指出,若現在台電自發電力成本平均每度只有3元,購入電力中的再生能源每度是5.58元,可想見購入再生能源越來越多時,電價當然要上漲,而台電的綠電保證收購時間都是20年,這個帳單與負擔確實是長長久久,民進黨政府把電價上漲僅歸因於燃料因素,絕對是謊言,況且天然氣價格早已從高峰回跌了。
楊瓊瓔表示,台灣民眾正在為民進黨的能源轉型埋單付費,而且未來要繼續付費多年、同時付出空汙帶來的健康成本,這就是執政黨引以為傲的能源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