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遊戲對青少年危害 專家:防範要盡早
9月是「全美預防自殺覺醒月」,美國華裔婦女協進會9月16日召開關於23日舉辦「心理健康講座」的記者會。資深心理諮詢專家劉元芬對家長如何關心和保護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給出建議:多花時間陪孩子;盡量不要讓孩子上網玩遊戲;發現苗頭及時疏導,必要時找臨床社工師聊天開導。
劉元芬說,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危害很大,一些遊戲還給青少年錯誤的引導,「有的孩子甚至玩『超級殺人』的遊戲,他以為隨機殺人後人還會復活的」。
對於玩遊戲為什麼容易上癮?劉元芬說,因為電動玩具通常6~7分鐘就有一個刺激點,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就是為了吸引玩遊戲者的注意力,很容易上癮,一旦上癮就難以自拔,所以家長要及早防範在萌芽狀態,「盡量的不讓他玩,能控制多少就控制多少;要為孩子找到其他有趣的東西,把他的注意力轉移到別的事情上」。
她也提醒父母要花時間陪伴孩子,自己首先做到不要老看手機,否則會影響管教孩子、與孩子溝通。
劉元芬說,不要把心理問題當羞恥,「心理生病,就跟你感冒生病、膝蓋痛一樣,沒有什麼不好說的」,也並非所有狀況都需要用藥,而且在出現心理問題時要懂得求助。
劉元芬糾正了求助時的不正確認識:如果只是情緒低落、焦慮、憂鬱,最合適的第一線幫助通常是臨床社工師或心理治療師,而不是找精神科醫生或心理醫生。
她說:「精神科醫生主要是開藥,用藥治療,針對的是精神分裂症;心理醫生通常在做研究——做人格測驗、研究、教育方向建議,不一定幫孩子解決日常行為問題;真正做心理支持、陪你談心的,多是臨床社工師。另外,專門針對孩子的行為障礙、學習困難做評估和介入的,是行為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