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健康影響全身 7大指標&8點建議

心臟健康不僅能預防心臟病,還是全身健康的重要指標。研究顯示,良好的心臟狀態不僅能降低失智、腎病、癌症的風險,還有助於改善心理健康。
從生活習慣著手,你可以有效提升整體健康狀態,延長壽命。
心臟健康,會影響全身?
一項涵蓋近500篇研究的系統回顧指出,心臟健康,有助:
●可將失智風險降低86%
●腎病風險降低62%
●癌症風險降低20%
●每多一項有益心臟健康的習慣,憂鬱症風險可減少10%
美國心臟協會主席、諾斯韋爾健康(Northwell Health)女性健康部高級副總裁史黛西・羅森醫生(Stacey E. Rosen)表示,這些結果清楚顯示:「保持心臟健康,就是走在全身健康的正軌上。」
你的未來健康嗎?快看這7大指標:
《美國心臟協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提出的「生活的簡單七項」(Life’s Simple 7, LS7)是評估心臟健康的七大關鍵:
1. 體重控制(BMI 正常)
2. 不吸菸
3. 健康飲食
4. 規律運動
5. 正常膽固醇
6. 正常血壓
7. 正常空腹血糖
若能達成這七項中的六項,即屬「理想心臟健康」。
維持中等以上水準五年,就能:
●降低高血壓風險33%
●降低慢性病風險25%
●降低整體死亡風險14%
不過,達成各項指標的難易度不同。「不吸菸」最容易達成,而「健康飲食」則是最難,達成率不到1%。
腎病專家唐納德・韋森醫生(Donald Wesson)告訴《大紀元時報》:「飲食對血管健康影響深遠,尤其有益於大腦與腎臟等高血管密度器官。」
心血管出問題,帶動一連串負面反應:
● 慢性炎症:心臟健康惡化時,身體會啟動免疫反應,形成長期、低度的發炎狀態,進而傷害血管與器官。
● 氧化壓力:高血壓、循環不良、體脂肪過高會產生不穩定氧分子,耗損身體的自然防禦能力,導致胰島素抗性、能量代謝失調,增加糖尿病與脂肪肝風險。
8個建議,全面提升心臟健康
1. 多吃蔬果。每天攝取10份蔬果,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28%、早逝風險 31%。
2. 保持活躍。每週中等強度活動150分鐘或高強度75分鐘(如快走、跑步、騎車),可降低死亡風險21%。加倍運動量可提升至31%。羅森提醒:「即使只是每小時起身伸展,也能對心臟健康帶來幫助。」
3. 戒菸。可立即減少血管損害,一年內中風與心臟病風險減半。
4. 減少鹽分。每日攝鹽量減少2.3克,可降低收縮壓5.6mmHg、舒張壓2.3mmHg,而收縮壓每下降5mmHg,就可讓心血管事件風險降低10%。
5. 睡眠充足。睡眠少於5小時的人,動脈疾病風險為正常者(睡7~8小時)的兩倍。養成良好睡眠習慣(如關掉電視、遠離藍光)至關重要。
6. 檢查睡眠呼吸中止症。打鼾或白天過度疲倦者應考慮檢查。未治療會提高高血壓、心衰、中風等風險。
7. 情緒管理。長期易怒或憤怒會使血管收縮,進而提高心臟病風險。幸福與滿足等正向情緒能保護心臟與腦血管。
8. 維持口腔健康。牙周病會引發慢性炎症並傷害血管,提升心血管疾病風險。每天至少刷牙兩次、每次兩分鐘,有助於預防。
不管哪個年齡,現在就開始改善!
雖然上述「生活的簡單七項」框架明確可行,但全球僅不到4%的人能完全達成七項指標,青少年稍高、女性表現優於男性。 即便心臟病有家族病史,只要維持七項中的三項在理想範圍內,風險也會大幅下降。
例如,55至60歲降低高血壓者,男性可多活1年健康壽命,女性則多2年以上。此年齡戒菸者,可額外延長2年以上的無病生活。而改善4項心血管風險者,可延長超過5年健康壽命。
一項研究指出,原本心臟健康狀況不佳者,只要改善到「中等」以上,就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33%、死亡風險20%。反之,從未改善者則持續處於高風險狀態。
原文 How a Healthy Heart Boosts Your Body From Head to Toe 刊於《英文大紀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