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談憂鬱症: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目前研究顯示,憂鬱症和失智症關係密不可分,部分研究更認為,憂鬱症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臺灣高齡化社會面對憂鬱症不可不慎。(馬光醫療網提供)
目前研究顯示,憂鬱症和失智症關係密不可分,部分研究更認為,憂鬱症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臺灣高齡化社會面對憂鬱症不可不慎。(馬光醫療網提供)

文/楊立暐(民權馬光中醫診所醫師)

你是不是曾有這種感覺,情緒隨氣候變化、越來越討厭經營人際關係、晚上開始輾轉難眠,白天卻越來越疲勞、注意力越來越難以集中、面對過往喜歡的事物好像不那麼感興趣了⋯,以上感受,其實你並不孤單!

現代文明急遽進步,眾人不斷追求更優渥物質生活,越來越多人容易感到憂鬱情緒。若沒有適度調整心情,並尋求協助,很可能進一步發展成「憂鬱症」。

憂鬱症的發生,臨床上有許多理論,但綜合來說,憂鬱症是「患者長期/突發性的受心理或環境影響,導致腦內的內分泌紊亂,除了難以感受快樂的情緒,更喪失處理負面情緒的能力」。

憂鬱症除了心理憂鬱、焦慮、心情低落和易怒等情緒外,更會伴隨失眠、消化功能不良以及頭痛等生理功能症狀,導致生產力下降,因此憂鬱症需要更全面完整的治療,其中包括藥物及心理支持。

目前研究顯示,憂鬱症和失智症關係密不可分,部分研究更認為,憂鬱症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臺灣高齡化社會面對憂鬱症不可不慎。

一般人對憂鬱症存在諸多刻板印象,例如:它只是暫時性情緒低落,或僅是心理問題不會影響生理功能。事實上,憂鬱症是一種長期心理健康問題,也會影響生理,需要全面照顧身心靈,一般人常用「開心點」或「不要想太多」等建議,並不能改善憂鬱症狀,反而會加重患者心理壓力,導致憂鬱症惡化。

中醫典籍提到「氣血沖和,萬病不生」,治療上以調整人體氣血平衡為主。臨床觀察,憂鬱症和「肝脾心」三臟相關,常用逍遙散、半夏厚朴湯、甘麥大棗湯以及天王補心丹等為主要治療藥物。

除了藥物,配合針灸能讓效果翻倍,選穴以太衝、風池以及內關三穴為主。根據過往經驗,內科藥物配合針灸治療,一個月內能緩解症狀三成,三個月內至少有八成患者獲得明顯症狀改善。

穴位按摩

.太衝穴:能調理肝氣,緩解憂鬱,減少失眠,改善頭痛。

.風池穴:減少失眠,改善頭痛,調節自律神經,改善頭面部氣血循環。

.內關穴:減少失眠,緩解憂鬱,調節自律神經,改善脾胃消化。

中藥茶飲

寧心安神甘麥大棗茶:材料有小麥50克、紅棗5顆、甘草10克、水2公升。小麥先用平底鍋炒過,以增加有效成分釋放,紅棗剝開去籽,甘草稍微浸水去除表面砂土,上述材料放入水中。煮滾後轉至小火10分鐘,放涼即可飲用,可依個人口味加入冰糖、黑糖或玫瑰花。◇

民權馬光中醫診所李建志醫師。(馬光醫療網提供)民權馬光中醫診所李建志醫師。(馬光醫療網提供)

延伸閱讀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