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帶你認識 兒童情緒障礙治療3階段
「孩子的情緒混亂時,內心就像一座暫時失衡的花園。」兒童情緒障礙治療,就像幫一座花園恢復它原本的模樣。
在兒童情緒障礙門診,一開始我們要先了解花園發生什麼事(評估期),然後動手幫忙改變土壤與植物狀態(介入期),最後是讓花園能夠自己持續長出自己的樣子(穩定期)。
兒童情緒障礙如何治療?
在孩子成長的路上,哭鬧、生氣、害怕常常被認為是「小孩子本來就會有的情緒」。但當情緒反應太頻繁、太激烈,甚至影響到孩子的生活、人際或學習,就可能是「兒童情緒障礙」的警訊。
面對這樣的孩子,家長不需要責怪自己,也不需要孤軍奮戰。現在有多種有效的治療方式可以協助孩子走出情緒困境,以下是幾種常見的兒童情緒障礙治療方法:
一、認知行為治療(CBT)
CBT(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認知行為治療是一種結構化、以目標為導向的心理治療,幫助孩子辨識與調整負向想法(如「我很糟」、「別人都不喜歡我」),利用一些心理師與孩子一起約定的方法,透過孩子在生活中去練習,學會用更健康的方式看待自己與世界。
認知行為治療適合對象:
- 有焦慮、憂鬱、強迫、恐懼等問題的孩子。
- 具備較好的語言與思考能力(通常7歲以上)。
- 動機強烈,願意改變,願意回家練習的孩子。
二、心理治療(Psychotherapy)
兒童心理治療是透過遊戲,繪畫,談話等媒介,在兒童情緒障礙門診中,心理師提供孩子一個不批判,理解的空間,讓孩子能充分的表達情緒、重演經驗,進而調節情緒,發展出原來沒有的新能力。
心理治療適合對象:
- 年紀沒有限制,較小的孩子用遊戲,較大的孩子可以用談話的方式進行。
- 適合難以說出內在感受的孩子。
- 有創傷經驗、焦慮、攻擊行為等表現的孩子。
三、家庭諮商(Family Therapy)
許多孩子的情緒困擾與家庭互動有關,例如:親子溝通衝突、教養不一致、手足競爭等。家庭諮商強調整體關係的調整,而非只治「那個有問題的孩子」。
家庭諮商適合對象:
- 家中常有情緒衝突、溝通困難。
- 父母感到無力、教養意見分歧。
- 情緒問題與家庭氣氛緊張有關的孩子。
四、藥物治療(Psychopharmacology)
什麼時候需要用藥?當情緒困擾已嚴重影響孩子生活(如無法入學、強烈焦慮、攻擊行為),藥物可以短期協助穩定情緒,讓心理治療更有效進行。
藥物治療常見使用情況:
- 嚴重焦慮、憂鬱、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
- 情緒起伏劇烈或自我傷害傾向。
家長該怎麼選擇?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
治療方式也沒有「一體適用」的答案,以下是幾個選擇建議:
◆年紀小 → 優先考慮心理治療或家庭諮商。
◆語言與理解力佳 → 可嘗試認知行為治療。
◆家庭關係張力大 → 先從家庭諮商開始。
◆症狀影響重大 → 考慮與醫師討論藥物輔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