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夏季甲子園 沖繩尚學奪首冠
日本第107屆全國高等學校棒球錦標賽(夏季甲子園)於8月23日舉行決賽,沖繩代表隊沖繩尚學(沖繩尚學高等學校及附屬中學校)對上西東京代表隊日大三(日本大學第三中學校及高等學校),最終由沖繩尚學以3:1獲勝,拿下隊史首座夏甲冠軍。
隨著比賽進程的推進,沖繩尚學闖進決賽,這是自2010年的興南高中以來,再度有沖繩球隊闖進夏季甲子園決賽,沖繩民眾熱情應援,街上人車消失無蹤、商鋪停擺,民眾在家看比賽、為選手加油;此前還出現航空公司臨時加開沖繩飛大阪、關西的班機。
決賽的前五局打完,雙方仍為1:1平手,宜野座惠夢在六局上敲出關鍵安打,助沖繩尚學反超,並在八局上以二壘安打將比分擴大為3:1,先發投手新垣有絃主投7.2局僅失1分,隨後末吉良丞接力,守住戰局未失分,終場沖繩尚學便以3:1擊敗日大三,出賽夏甲11次才拿下隊史首座冠軍。此前沖繩尚學曾在1999年與2008年拿下選拔高等學校棒球大會(春季甲子園)冠軍。
比賽湧入大批來自沖繩的應援觀眾,為球隊加油。隊長真喜志拓斗賽後受訪時表示,「我們一直夢想著全國制霸,如今實現了,真的非常高興。能和這麼好的夥伴、這麼好的球隊,在全國最高的舞臺上比賽,我心中充滿感激。」宜野座惠夢則說,「能取得這麼好的成績,都要感謝沖繩縣民的支持,我會帶著這份感謝回去沖繩。」
這是沖繩睽違15年後再度有代表隊於夏甲封王,引發媒體大幅報導以及網路上的熱烈討論,甚至有人以黑馬球隊形容沖繩尚學。對此,球評潘郁昕表示,其實沖繩尚學實力強勁,在綜合評價獲得5A,而對手日大三僅有5B;綜合評價是由日本5間媒體(日刊體育、體育報知、Sanspo、Sponichi、中日スポーツ)及電子媒體「ドラフト会議」給予A~C的評價。加上沖繩尚學在沖繩當地也是升學名校,甚至與臺灣的高雄女中、三民家商締結姐妹校,歷屆校友中甚至有12名日本職棒選手,所以絕對不是什麼名不見經傳的鄉下小學校。
至於比賽引發萬人空巷的應援盛況,潘郁昕分析,這是因為沖繩的政治與地緣關係,沖繩在二戰後由美軍占領,並在1972年5月15日透過《沖繩返還協定》將行政權交還日本,成為日本唯一的離島縣,除了在地緣上與日本本島存在隔閡,也有一道無形的政治之牆。
無法帶回紅土 那就將冠軍帶回沖繩
潘郁昕說,在未交還給日本以前,沖繩由美軍託管,一開始甚至無法參加甲子園賽事;後來經過多方爭取,直到1952年才被允許參賽,經過地區預賽,1958年才有第一支沖繩球隊踏進甲子園。「在這樣的背景下,這些高中生能到日本本土去和日本的選手們一較高下,也帶動、激勵了沖繩的士氣。」
到甲子園去比賽的球隊,若戰敗了,都會抓一把土帶回家作為紀念,但對沖繩的球隊來說,到日本比賽算是「出國」,地位十分尷尬,那時可能以搭船的方式前往日本,選手們所攜帶的甲子園土壤,都得在上岸之前倒掉,無法進入沖繩境內,「將這些高中球員唯一的紀念倒進大海,經過媒體的報導傳播,就引起沖繩民眾的共鳴。」也讓沖繩民眾每到高中棒球比賽時,就會有一股自發的團結、應援行動。
即使後來沖繩回歸日本,球員可以將土帶回沖繩了,但這股對於棒球的同仇敵愾,就讓沖繩民眾更想藉由棒球討回顏面;許多棒球的訓練方式逐漸被帶回沖繩,加上日本職棒從1978年開始在沖繩進行春訓,這些球員看到職棒選手,心中也會有一定的、對未來的憧憬,以及1990年前後,沖繩水產(沖繩縣立沖繩水產高等學校)逐漸打出成績來,也就讓沖繩民眾十分關心甲子園賽事,才有所謂萬人空巷的情況發生。
潘郁昕指出,目前為止,日本還有18個都道府縣的球隊沒有拿過冠軍,沖繩算是很早就解套的,而且還是第二冠;其實日本每個地區對自己家鄉的球隊都是很重視的,只是相較於其他地區的交通便利,從沖繩需要搭飛機才能前往大阪,才會導致外界誤以為沖繩民眾爭先恐後前往大阪應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