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向關稅挑戰 31項成果亞灣新創大南方登場

經濟部技術司孵育新創團隊IVC,已開發能在極端環境下穩定飛行的「高適應性無人飛行載具」,已攜手在地產業應用到災防巡檢、環境保育、海洋漁業領域。(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提供)
經濟部技術司孵育新創團隊IVC,已開發能在極端環境下穩定飛行的「高適應性無人飛行載具」,已攜手在地產業應用到災防巡檢、環境保育、海洋漁業領域。(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提供)

【記者方金媛/高雄報導】

「亞灣新創大南方」展會是南臺灣最重要的新創與產業盛會,8月22、23日在高雄展覽館登場。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在專館,展出能為南臺灣產業升級的31項成果,主要聚焦AI試產線、高值化技術與新創應用。其中,推動15個法人協助產業打造AI試產線,目前已建置完成85條,希望促進產業升級,迎向關稅挑戰! 

「2025 Meet Greater South亞灣新創大南方」8月22日在高雄展覽館盛大開幕。二排左四起:經濟部產業技術司長郭肇中、高雄市長陳其邁、經濟部長郭智輝、數位時代發行人何飛鵬、AIT高雄分處長張子霖。「2025 Meet Greater South亞灣新創大南方」8月22日在高雄展覽館盛大開幕。二排左四起:經濟部產業技術司長郭肇中、高雄市長陳其邁、經濟部長郭智輝、數位時代發行人何飛鵬、AIT高雄分處長張子霖。(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提供)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長郭肇中表示,「亞灣新創大南方」是研發與產業雙方重要的交流平台,產業技術司今年專館有三大特色:一是以創新科技協助南部產業高值化,二是推動新創成果走入產業、注入新動能,三是透過AI試產線協助百工百業升級。 

在產業高值化部份,高雄是臺灣最重要的石化基地,產值佔全市製造業三分之一,同時也是材料與製造核心基地。產業技術司支持工研院開發AIoT石化管線智慧監測技術,已在中油大林廠與李長榮化工實際應用,推動石化產業走向智慧化與永續化。 

製造業方面,則有塑膠中心長期深耕熱塑性複材技術,攜手在地台塑台麗朗、長興材料與漢翔航空,開發出可回收再利用、可直接熔化再射出成型的新世代熱塑複材無人航空載具製程技術,以全球首創的S型多紗束纖維立體交錯堆疊技術為核心,製程減碳達40%,材料強度更優於市售競品,特別適用於無人載具、航太等高階應用。

今年6月漢翔航空參加全歐最大、歷史最久的巴黎航太展,並與法國機械工業技術中心(CETIM)簽署合作意向書,成功讓臺灣技術走向國際。 

新創部份,今年展示15項新創團隊成果,如高雄在地的新創團隊IVC,開發能在極端環境下穩定飛行的「高適應性無人飛行載具」,事故率低於5%、自主調控率超過90%。目前已和在地夥伴合作,將技術應用到災防巡檢、環境保育、海洋漁業等領域,已獲得美國100台訂單,未來將於森林探勘等創新應用。

此外,船舶中心衍生的新創公司梭易科,今年5月在InnoVEX 拿下 Enspyre 安石國際新創特別獎,並與瑞典北爾電子合作開發船舶自動化和監控系統,讓創新研發邁入市場。 

為幫助南部產業快速升級,產業技術司推動15個法人打造AI試產線,範圍涵蓋扣件、手工具、水五金、汽機車零組件、工具機與機械等29項重點產業。想要升級轉型的廠商與中小微企業及民眾可到專館體驗參觀。◇

延伸閱讀
美擴大鋼鋁關稅範圍 新增407類產品
2025年08月21日 | 10天前
企併法拚5年催生15家產控公司
2025年08月21日 | 11天前
關稅談判 經長估3個月內完成
2025年08月20日 | 12天前
美關稅衝擊 傳產業首當其衝
2025年08月19日 | 12天前
美國關稅衝擊 逾2300人放無薪假
2025年08月18日 | 13天前
晶片關稅 聯電、世界先進恐受衝擊
2025年08月17日 | 14天前
取消